•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黃埔軍校同學會

    各地動態

    在京臺灣青年、黃埔同學及親屬對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看法

    日期:2018-11-29 17:36:00 來源: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 作者:
    字號:【小】【中】【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王裕慶(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系博士)認為,針對此次選舉結果需要調整幾個對臺灣南部選情的認識。第一,在臺灣老百姓中沒有所謂的鐵桿支持者,只有堅定的民生支持者。第二,地方選舉常常無關統獨與民族認同,只是誰挑起兩岸對立就會受到民眾唾棄。這次選舉中,維護兩岸關系的相關表達,不僅沒有成為選舉“毒藥”,相反成了選舉“靈藥”。第三,島內的地方派系已經超越了黨派與意識形態,這次選舉就是地方派系主力反彈導致民進黨徹底失利。第四,沒有所謂南部老百姓是綠色傳統票倉,而無法進行經營與引導工作之說。據長期居住南部的經驗來看,南部老百姓和大家一樣,非常關心自己的民生,自己的生活權益,希望家鄉能繁榮,不想“北漂”。第五,所謂天然獨是謊言。南部老百姓都被民進黨洗腦而不會改變之說,也是謊言。從此次選舉結果來看,“兩岸一家親”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因此,建議大陸要調整對臺灣南部地區選情的認識。

      羅鼎鈞(清華大學臺籍博士生)表示,此次國民黨受益于韓國瑜外溢效應和民進黨的執政不力而獲勝,但是,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兩岸最大危機是臺灣的主體性日漸成熟。政黨的更替是民主社會正常的現象,與國家認同或身份認同并不完全相等。今天兩岸關系最大的危機并不在于島內誰執政,也不在于民進黨的兩岸路線使得兩岸關系倒退,而在于越來越多人將臺灣視作是一個主體來看待,以及臺灣的主體性日漸成熟。臺灣三十年的民主化過程和九十年代開始的去中國化過程,使得臺灣人認同的比例持續升高。這正是為什么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使得民進黨在那一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大勝,也是為什么2016年的周子瑜事件對臺灣的“領導人選舉”能夠推波助瀾,同樣也是今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傅榆發表的“臺獨”感言能夠博得許多臺灣人認同的原因所在。這正是國民黨在這次選舉中要避免藍綠對決的原因所在,也是兩岸關系最嚴峻的未來。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伍優政認為,雖然此次“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取得了重大勝利,然而實際上依舊是沒有路線、沒有理念的政黨 ,兩個黨不論誰執政,結果都不會差太多。民進黨全面執政兩年來沒有贏得民心,而其濫用執政權和立法權,以改革為名操弄議題,撕裂社會,制造對抗,頑固推行“去中國化”等,令臺灣地區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氛圍雙雙惡化,引起民眾的不滿。國民黨在兩岸主張上也不夠清晰,不僅自動退縮自暴自棄,且認同、追隨了臺獨路線的主張,兩黨差別愈趨微小,只在少數政策上有不同傾向,但更大多數是日趨一致。臺灣的民主普選,造成的只是不斷制造而非解決問題,民眾每逢選舉必然有情緒上的不滿,因此也成為普選制度下必受操縱的工具,兩黨通過引導民眾操弄選舉,只是在搶奪島內政經資源,未曾帶給臺灣民眾真正出路,未曾實質解決重大問題。綜上所述,島內政治上長期顯現的,正是政黨的趨同,共同目標皆在拒統,直接造成民眾無法產生統一選項,也無法接受統一訴求的情勢。實際上統治臺灣的政治立場、意識型態,正是臺獨路線和臺灣本土意識。島內不論哪個政黨上臺,最終采取的路線、立場,都不會有太大差別,國、民兩黨本質上已然相近,因而是否換黨,并不具有實質上的意義。唯有早日統一,才是真正對祖國大陸、對臺灣最好的選項,也才是臺灣的唯一出路。

      臺灣黃埔軍校同學后代聯誼會會長、陸軍軍官學校史政顧問、上海軍聲文化傳媒公司總裁丘智賢針對此次臺灣選舉發表看法。他認為需要理性看待此次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它既反映了一般民眾希望透過改善兩岸關系,促進臺灣經濟發展的強烈愿望,也暴露出當前兩岸關系的隱憂——“中華民國”強化成為民眾心中的公約數。自2014年所謂太陽花學運以來,國民黨聲勢不斷下滑,“中華民國”國號認同也不斷削弱,但自蔡英文大打不當黨產、搞所謂轉型正義、削減軍公教退休人員年金后,反而激起了民眾的反感。在韓國瑜的造勢場合當中,國民黨黨旗與黨徽較少出現,但幾乎人手一面“國旗”,特別在南臺灣,這在過去是極為罕見的現象。因此,國家認同既是臺灣民眾心中抹不掉的痛,也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上的隱憂。

      91歲黃埔同學易長祿聽到此消息后表示,此次“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獲勝,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勝利,反映了島內民眾心聲的變化和對和平的期盼;是黨的惠臺政策的勝利,反映了島內民眾對大陸發展進步的關注和對惠臺政策的歡迎;是兩岸同胞融合發展實現“心靈契合”釋放出的正能量,是對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理性認識。

      覃珊(市人大代表,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市場經理,黃埔2期覃異之之女):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充分反映了臺灣民眾對兩年來蔡英文實施的“臺獨”政策的強烈反對。蔡政府在兩岸文化割裂、歷史割列上的一系列做法,傷害了兩岸人心,進而影響到臺灣的民生,于情于理都是不得人心的!事實證明,兩岸統一才是最大的民生,才能最大程度地造福臺灣的百姓。這兩年,大陸對于臺灣的政策優勢已經顯現,我們反腐倡廉,發展經濟,吸引了大批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就學、就業,親身感受大陸巨大的變化和經濟、文化的繁榮。選舉前,在大陸經商、學習的臺胞制作了鼓勵大家回臺選舉的視頻,從中可以看出他們“救臺灣”的心聲!通過在大陸的臺胞、并利用日益活躍普及的自媒體傳達出大陸的真實情況,兩相對比,傳達出統一才是最大的民生的理念。也可以看出近年來,市黃埔同學會所做的一系列涉及黃埔后代,以及在大陸工作學習的年輕臺胞的活動,踏實務實,情真意切,成效顯著。希望今后繼續發揮,作為黃埔后代,同時也是臺屬,我會繼續貢獻綿薄之力!

      趙遐農(北京鑄通液壓機電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埔14期趙家驤之侄):韓國瑜競選成功,就是議題砸中了選民的心,“貨賣出去,人進的來,錢賺起來”切中人心,直白樸素。統獨意識形態在民生議題的發酵下,沒有任何作用。因此,接地氣,搞草根庶民經濟,才是硬道理。韓國瑜直銷庶民草根理念,極具傳染力,再加上利用網紅,直播平臺,臉書,微信等現代傳播手段,形成韓流。經濟,經濟,還是經濟是對臺爭取民心的重要基礎。建議盡快讓高雄的貨賣到大陸來,直接給老百姓紅利。

      李明(首都醫科大學原黨委書記,黃埔1期李樹森之外孫女):這次臺灣地區“九合一”地方首長選舉結果,以民進黨慘敗落幕,這距蔡英文執政僅兩年,充分說明“九二共識”不可違。民進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上臺后大搞去中國化,罔顧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拿兩岸交流開刀,挾洋自重叫板大陸,使臺海局勢日益復雜嚴峻。天怒人怨,慘淡敗選,是民進黨大肆推動臺獨政策的必然下場!堅持“九二共識”,不斷加大兩岸的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黃埔同學的后代,加強交流,推進統一是我的心愿。我們要堅決執行黨中央的對臺政策,盡我們自己的力量,為統一事業做貢獻!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