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黃埔軍校同學會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內部成立過的組織

    日期:2016-05-04 14:32:00 來源:《黃埔》雜志 作者:
    字號:【小】【中】【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黃埔軍校在建校初期,主要分別成立有中國國民黨特別黨部和中國共產黨特別支部。前者是公開選舉的,后者則是半公開、秘密的。以這兩個黨組織為依托,還成立有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和孫文主義學會,以及后來由蔣介石親自擔任會長的黃埔同學會。

     ?。?)中國國民黨黃埔軍校特別區黨部

      黃埔軍校建校之初,中國國民黨中央規定凡黃埔學生都是國民黨黨員。因此,國民黨在黃埔軍校里設有基層組織,連以上設黨部,班組設黨小組。

      1924年7月6日,軍校舉行國民黨特別區黨部第1屆執委會、監委會選舉,蔣介石、嚴鳳儀、金佛莊、陳復、李之龍5人當選為執行委員,蔣介石兼任監察委員,國民黨黃埔特別區黨部正式成立,直屬于中央黨部。

      9月3日,軍校委派何應欽籌備教導團,其組織形式和訓練方法均采用蘇聯紅軍制度,強調政治領導,團、營、連各級部隊均設黨代表,并賦予黨代表與部隊軍事長官同等領導權力。軍校教導團按照現代軍事理論配置管理,其團部直屬部隊有特務連、偵察隊、重機槍連、炮兵連、通訊連、衛生隊等,營連分別設黨代表和軍事長官副職。黃埔軍校作為一所新型的軍事學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創設黨代表制度。

      校黨代表廖仲愷等對于軍校及軍隊之黨代表職權,確定下列兩項原則:第一,在軍校及軍隊中所有一切命令,均由黨代表副署,由校長或該官長執行。軍中黨的決議,其執行亦是。第二,所有一切軍校及軍隊中之法令規則,經黨代表附署者完全有效,反之亦無效。這樣,黃埔軍校上有黨代表,下有各級黨部,后建立的軍校教導團的團、營、連三級均設黨代表,使軍校具有強烈的“黨化”色彩。軍校政治教官、著名共產黨人惲代英在《黃埔潮》第35期發表的《黨紀與軍紀》一文中指出:“在黨軍中間,黨高于一切?!笨煽醋魇枪伯a黨人“黨指揮槍”思想的最早表述。由此也可見,后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所提出的“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支部建在連上”等原則,淵源即在黃埔軍校。

      1925年1月14日,選舉第2屆特別區黨部,蔣介石、吳明、陳作為、羅振聲、周逸群5人當選為執行委員,王柏蒼、成恭寅、黃錦輝3人當選為候補執行委員。9月,特別區黨部改為特別黨部,增補邵力子、王柏齡為執委,蔣介石、嚴重為監委。9月13日,選舉第3屆特別區黨部,邵力子、王柏齡、袁同疇、余翰邦、焦啟鎧當選為執行委員,李秉中、吳淡人、張輔邦當選為候補執行委員。蔣介石、嚴重當選為監察委員,張元祜當選為候補監察委員。1926年5月22日,選舉第4屆特別黨部,張治中、袁同疇、蔣先云、賈伯濤、范藎、杜心樹、陳超、賈聲、霍焜當選為執行委員,李尚廉、李園、張與仁、王庭漢、白鑫當選為候補執行委員。嚴重、方鼎英、熊雄為監察委員,孔慶睿為候補監察委員。

      在以上4屆特別黨部的選舉中,第1屆共產黨員占60%,第2屆占75%,第3屆占20%,第4屆占18%。主持各屆黨部日常工作的,多數也是共產黨員。

      1927年3月,特別黨部再次改選,時值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前夕,改選后的黃埔軍校特別黨部中仍有許多共產黨員。這次選舉的結果是:孔韋虎、陳良、甘竹溪、李誠、鄒今海、曾武烈、韋鳳嘴、胡啟圖、陳葆華當選為執行委員,李永光、尹沛霖、周促英、廖樸、楊若濤、陳建文、邱陵當選為候補執行委員。方鼎英、熊雄、吳思豫、譚其鏡、何焜當選為監察委員,游于藝、胡彬文、金孟堅當選為候補監察委員(1927年3月4日《黃埔日刊》)。

     ?。?)中共黃埔軍校特別區黨部

      黃埔軍校共產黨人是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旗幟下,為響應國共兩黨的革命號召,獻身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才投奔黃埔的。

      早在黃埔軍校醞釀和籌備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如1921年,促成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與孫中山在桂林的會談,建議創立軍事、政治并重的新型革命軍校。1923年,幫助“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考察,以俄為師,學習創辦軍校的經驗。1924年,幫助“陸軍軍官學?;I備委員會”招收學生,等等。特別是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后,參加大會的代表無論是國民黨人或共產黨人,都受委托回到各地,為軍校挑選和招收學生。大會代表毛澤東和于右任等人,就分別在上海與西安負責學生的接待、復試和保選工作。以黃埔第一期生為例,共產黨人閻揆要(奎耀)和國民黨人胡宗南等,是于右任介紹與保送來的。共產黨人趙自選和國民黨人郭一予等,是經共產黨人何叔衡初試錄取后,又轉介紹到上海交由毛澤東接收復試和轉送廣州的。國民黨人鄧文儀也承認他是“共產黨人魯易介紹來校的”,還有黃埔第一期的共產黨人蔣先云原是湖南水口山工人俱樂部支部書記,黃埔第二期的共產黨人胡秉鐸,原是北京朝陽大學學生。他們為了實現國共合作,獻身革命斗爭,也來校報考。蔣先云和胡秉鐸以優異成績而先后榜列第一期和第二期的第1名,首露頭角,成為軍校學生的政治斗爭領導骨干。史實表明,由于早年國共兩黨的無私合作,不分政治黨派互相推薦學生,以及共產黨優秀青年當先報考,帶動了全國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投奔黃埔而來。黃埔革命青年由此得以接受革命的軍事與政治教育,從而為國共合作培養武裝革命骨干首開思想政治工作記錄,為黃埔共產黨人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覽歷史資料看,黃埔軍校內共產黨員的來源主要有:(1)共產黨組織的指派。早在1924年3月、4月的軍?;I備時期,廣州共青團組織就籌劃派出革命青年來校報考,以“預備將來于軍人運動”,中共中央繼后于1925年和1926年先后發出第62號和鐘字第22號通告,指示各地黨組織“迅速多送”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國民黨左派來校報考,并強調“此事關系重大,各地萬勿忽視”,推動了共產黨人和優秀分子紛紛來校就學或任教。(2)共青團員“升黨”。由于共產黨對共青團的教育抓得很緊,使團員政治覺悟得以迅速提高。他們到校后,都紛紛要求轉為共產黨員,稱為“升黨”。如黃埔第二期學生王一飛、第四期學生文強等,都是團員經過“升黨”儀式轉為共產黨員。(3)革命師生入黨。在共產黨員的積極影響下,軍校師生向往共產主義的日益增多,有的師生原先參加國民黨的,也轉而要求秘密參加共產黨。如黃埔第一期學生左權是在軍校由陳賡介紹入黨的。侯鏡如原是國民黨員,也由周恩來和郭俊2人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些共產黨員在軍校政治工作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政治工作的先驅作用不可低估。

      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中的組織是秘密組織,開始叫黃埔直屬支部,歸中共廣東區委領導,由廣東區委軍委書記、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直接指導。1924年夏,成立第1屆特別支部,首任支部書記是蔣先云,宣傳干事王逸常,組織干事楊其綱,候補干事許繼慎、陳賡。1925年春,支部進行改組,楊其綱任書記,周逸群任宣傳干事,余灑度任組織干事,王逸常任候補干事。9月,黃埔軍校成立中共黨團領導小組,由魯易、聶榮臻負責。黨團領導小組下設有支部或小組。

      軍校共產黨員的人數,限于當年處在秘密狀態尚未發現完整的統計。但從不同時期的黨員人數看,是以倍數速度迅猛增長的。早在軍校僅有600多名學生時,據周恩來說:“有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五六十人,占學生的十分之一?!边@是最早進入學校的紅色種子,是黃埔共產黨人在黃埔軍校中做政治工作的最早群眾基礎。到了第一期學生畢業分配時期,據第一期畢業生、共產黨員李奇說:“有3個隊長,7個區隊長,學生100多人,政治工作員三分之二是共產黨員?!焙嫌嫾s有120多人,這比軍校早期的黨團員50多人增加了一倍,按比例占學生六分之一。再以軍?!八摹ひ话恕狈垂矐K案發生時的黨員人數看,據軍校教育長方鼎英給蔣介石的報告中說,軍?!氨徊兜墓伯a分子為400余人”。而畢業離校和免遭被捕的共產黨員尚不在內。僅就這個數字來看,比軍校早期的黨員人數已增加了約7倍之多。還應指出,當年校長蔣介石對共產黨人的摸查是毫不放松的。他查悉陳賡是共產黨員,便在同學名冊中陳賡的名下寫上“此人CP,不能帶兵”幾個字。1926年,蔣介石經調查統計后,曾對師生們說:“在1萬名黃埔師生中,約有CP2000人?!闭鬯惚壤龖紝W生五分之一??梢姽伯a黨人在軍校中的數量確實可觀,他們分散于軍校及軍隊中,既善于軍事,更長于政治工作,為軍校贏得了“國民革命中心”的崇高稱號,領受了“東方紅軍”的贊譽。因此,在當年,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軍閥和革命陣營內的右派對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十分懼怕,驚呼:“黃埔赤化了!”“黃埔是共產黨的基地!”可見共產黨人對黃埔軍校的重大影響。

      黃埔軍校中的中共組織,一面幫助國民黨發展組織,一面培養、吸收和發展共產黨員。建校之初,中國共產黨派遣50多名黨員入黃埔軍校,約占當時全國黨員總數的1/20,說明中國共產黨對軍校工作的積極支持與合作。從1925年末到1927年初,經黃埔軍校培養發展的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近4000人,表明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中影響之大和對發展組織的重視與努力。共產黨員在團結革命師生,執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鞏固革命統一戰線等方面,起到了先鋒作用,他們對黃埔軍校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孫文主義學會”和“黃埔同學會”

      黃埔軍校建立后,由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的迅猛發展,影響的迅速擴大,統一戰線內部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斗爭日益明顯復雜,反映在軍校內部革命勢力與反動勢力的斗爭也隨之尖銳起來。軍校內部的斗爭,集中反映在“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和“孫文主義學會”兩大組織之間的斗爭上。

      “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前身,是1924年8、9月間成立的以團結青年軍人、挽救時局為宗旨的“中國青年軍人代表會”,會址設在國民黨中央黨部。這是針對廣州商團反動勢力日益強大的形勢,由黃埔一期“狀元”、共產黨員蔣先云提出來的。1925年1月23日,“中國青年軍人代表會”改組成“青年軍人聯合會”(簡稱“青軍會”),2月1日召開成立大會,宣告“青軍會”正式成立?!扒嘬姇钡淖谥?,是以團結廣大革命軍人,堅決執行孫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積極鞏固革命統一戰線,配合軍校的中心任務,開展各種革命活動?!扒嘬姇笔窃谥芏鱽碇笇?,由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為核心,組成的革命群眾組織。黃埔軍校有8名學生當選為“青軍會”干部,其中李之龍、蔣先云、王一飛等6人是共產黨員。當時“青軍會”最主要的負責人,是常務委員蔣先云。他們把所有駐扎在廣州的、傾向于革命的青年軍人聯合起來,以聯合的革命軍人,來對付聯合的反革命商團。在打擊陳炯明的斗爭中,“青軍會”得到廣大青年軍人的熱烈支持和擁護,參加者甚眾,迅速發展壯大,成立1年多時間,會員發展了2萬余人,還把教職員中的左派和共產黨員金佛莊、郭俊、茅延楨、魯易等人發展成了會員。

      由于共產黨員在“青軍會”中起了主要領導作用,蔣介石有了危機感。黃埔軍校中的右派分子,懾于“青軍會”的聲威,對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在“青軍會”中占據主導地位更是極為不滿,于是開始籌備一個與“青軍會”分庭抗禮的右派組織。在蔣介石的指使與支持下,于4月間由王柏齡、冷欣、賀衷寒、楊引之等人成立了“中山主義研究社”,當時社員只有30多人。12月底正式召開成立大會,改名為“孫文主義學會”,會員發展至400人。1926年2月,正式選舉出領導機構,冷欣、楊引之、陳誠等9人為執行委員,賀衷寒等5人為候補執委,王柏齡為其后臺,在幕后操縱指揮。后發展會員5000多人,教職員中的右派何應欽、林振雄、張叔同等人也成了會員。

      “孫文主義學會”是以國民黨中反共分子為骨干,以反對共產黨,反對國共合作,反對三大政策為宗旨的一個右派組織,是蔣介石打擊排擠共產黨人,奪取黃埔軍校、第一軍乃至整個國民革命軍黨權軍權的先鋒和工具。它的成立,形成以“青軍會”為一方,以“孫文主義學會”為一方,圍繞著是否堅持統一戰線和三大政策等問題,開展了爭論。

      兩個組織的出現,使黃埔島上結成了相互對立的陣營。兩個組織的學生不時爭吵摩擦,甚至惡語相向。在那時的黃埔軍校,如果看到兩伙學生吵架斗嘴的場面,不用問就知道,這是“兩會”的人又碰到一起了。后來發展到整天劍拔弩張,甚至動刀動槍,轟動黃埔軍校的槍擊事件就在這時發生了。

      1925年7月的一天,軍校政治部秘書、共產黨員、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成員李漢藩手持一張清單,奉命到軍校管理處領取辦公用品。一名辦公室人員看過后,把清單送到軍校管理處長、孫文主義學會執委會成員林振雄面前,請他過目。因“信仰”的不同,林振雄和李漢藩發生了嚴重的爭執。氣惱之中,林振雄突然拔出隨身佩帶的手槍,對著李漢藩就是一槍。李漢藩身子一側,躲過了子彈。待林振雄舉槍再要射擊時,辦公室里其他人員從后面一把抱住林振雄持槍的右手,第二顆子彈才沒有打出去。槍聲驚動了整個黃埔軍校。周逸群、楊其綱、許繼慎等10余名共產黨員以最快速度沖進管理處辦公室,合力把林振雄按倒在地,果斷下了他的槍,憤怒地找來一條長麻繩,將林振雄雙手捆住,徑往軍校禁閉室里推去。黃埔軍校內,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會員和孫文主義學會的成員都緊急出動了,雙方都拿出了武器,青軍會方面派出一部分人去把守軍校禁閉室,孫文主義學會的成員們則集合在一處,雙方的火并一觸即發。

      這時,蔣介石、廖仲愷、周恩來等校領導正好都不在校內,總值日官張治中火速集中軍校各部主任、學生隊長開會,制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正在廣州的廖仲愷,聞訊匆匆趕回后,以黃埔軍校黨代表的名義,作出了對林振雄、李漢藩二人的處理決定:林振雄身為官長,公然開槍行兇,雖未造成事實,但性質特別嚴重,給予撤銷管理處長職務交軍法處查辦之處分;李漢藩與林振雄發生斗毆,并在遭受槍擊后,恃眾擅將林振雄綁入禁閉室關押,亦屬藐視法律,給予行政記大過的處分。廖仲愷對林、李二人的處理是非清楚,輕重有別,令全校師生心服口服,事情很快平息下來。但軍校中的國共兩黨組織成員的斗爭,并未減弱。

      校長蔣介石表面上對“兩會”不偏不倚,貌似公允,實際上對“青軍會”懷恨在心。直到黃埔系統選舉出席國民黨“二大”代表,選舉結果一出來,蔣介石大吃一驚,當選的幾乎全是“青軍會”的共產黨員,而孫文學會的人幾乎全部落選。蔣介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1925年7月1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汪精衛任主席,蔣介石除早已任黃埔軍校校長外,先后任廣州衛戍司令、第一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他的羽翼漸豐,開始準備了結軍校內的黨爭問題。12月,蔣介石在第一軍政治部各級黨代表會議上,提出了《調和本校黨爭辦法》,規定校內共產黨員的一切活動“均得公開”。這實際上是為了加強對共產黨員的控制。會后,蔣介石要周恩來把黃埔軍校和第一軍中的共產黨員名字都告訴他,遭到拒絕。

      中國共產黨人與蔣介石展開了頑強的斗爭。為了爭奪黃埔軍校的生源,中共中央在1925年11月1日發出第62號通告,對各級黨組織發出號召:“廣州黃埔軍校正擬招收三千名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選工作不甚重要之同學,少校同學及民校左派同學,自備川資和旅費,前往廣州投考,以免該校為反動派所據。此事關系甚大,各地萬勿忽視。投考者須一律攜帶民校介紹證書。本校及少校同學均須由各地委直接另給介紹書于本校廣東區委?!毕旅娴氖鹈麨椤扮娪住?,即“中央”的諧音“告白”,文中也使用了代號,“本?!敝浮肮伯a黨”,“少?!敝浮肮睬鄨F”,“民?!敝浮皣顸h”。從這份文告中,已經顯露出國共兩黨相爭于黃埔軍校的激烈程度,黨爭的火藥味也越來越濃。

      與此同時,蔣介石也加快了在黃埔軍校內排除共產黨勢力的步伐,使黨爭更加公開化?!皩O文主義學會”成員的氣焰更加囂張,他們盜竊共產黨人的文件,不斷制造毆打和槍擊“青軍會”會員事件。1926年4月7日,蔣介石以“兩會”組織破壞了黃埔的統一,“于集體化、紀律化之旨相妨礙”為借口,下達了“一律自行取消”的校令。4月15日,“青軍會”被迫發表通電,宣布自行解散。21日,“孫文主義學會”也發表了解散宣言。但雙方的斗爭反而更加擴大。5月,蔣介石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限制共產黨的所謂“整理黨務案”。此決議案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許跨黨”,“黨內無黨、校內無派”。6月,蔣介石在軍校里公開發表反共講話,要共產黨人退出共產黨,要共產黨員學生向連長聲明自己的身份。同時,他又組織“黃埔同學會”,自任會長,以原來“孫文主義學會”的骨干把持會務,秘密調查共產黨員的活動,排擠“黃埔同學會”中的共產黨員。

      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軍校兩種思想和勢力的斗爭更加激化,并逐漸擴大到所屬各分校和東南各省中去。黃埔軍校部分革命師生曾向蔣介石發表公開信,表示要掀起一個“救校長運動”,要求蔣介石收斂其反共行為??墒?,蔣介石卻進一步與帝國主義勾結,悍然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接著,蔣介石相繼發出《飭黃埔學生不可妄有發言和越軌行動令》、《黃埔學生停止開會令》等文告,中共在黃埔軍校有組織的活動被迫全部停止。7月27日, 汪精衛在武漢以國民黨中央名義發出通令,“嚴防共黨分子”。共產黨人與武漢國民黨人的合作,完全瓦解。國共兩黨分裂后,原武漢分校徹底解散,白色恐怖也籠罩著黃埔軍校廣州、南京校本部,在1927年下半年到1928年3月這段時間內,在廣州、南京黃埔軍校師生中均不存在中共的組織和活動。

     ?。?)南京時期軍校內的中共黨組織

      1928年3月6日,替代并承襲黃埔軍事教育工作的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在校本部小營舉行開學典禮,也即所招收第6期學生的開學典禮。蔣介石以校長身份主持大會,軍校教員、職員、學生、軍官團官兵等到會。蔣介石訓話強調所謂“革命的精神、革命的紀律”,特別指出“凡是反對黨的人,無論是軍官,是學生,都可以反對他。即使本總司令不要黨,請各位就反對我,就殺我”。重點強調國民黨一黨意識,意圖是要把軍校學生培養成完全忠于國民黨一黨的軍人。

      在南京時期第六期交通兵大隊經考試錄取的新生中,有來自各地的中共黨員。其中有來自杭州第二十六軍軍官團的共產黨員甘棠(甘讓)、樓廣文、阮大鄖、張渠、羅積穗、曹振鐸,有來自廣州、湖南、湖北、浙江各地學生中的共產黨員李奈西、梁紹之、丘登明、簡立、盛志遠、許權、李世昌等,他們分別編列在第一、第二、第三隊的無線電、有線電、汽車和鐵道等科。這些共產黨員相互之間原來并非都相識,在甘棠和李奈西等人暗中串連下,大家取得了聯系,在未能與地方黨組織接上頭的情況下,暗中組織起來,辦了“讀書會”。并在南京軍事委員會交通技術學校被撤并時,發動了擁李(李范一校長)反何(何應欽)等群眾運動,在同學中初步樹立了威信,為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準備了條件。第六期同學畢業前夕,李奈西、丘登明、梁紹之向黨組織建議把本大隊第一中隊無線電系王錚(原名吳人鑒)等同學作為中共黨員發展對象。王錚畢業后不久,投身革命陣營參加紅軍,為紅軍創立了無線電通訊系統,后任職中共中央軍委通訊部部長等,授銜中將。

      1928年9月上旬,杭州第二十六軍官團特科同學全部并入南京軍校第六期,其中有11名共產黨員,大部分編列在炮兵、工兵兩個大隊。9月下旬,南京軍校中共地下黨組織正式建立,在南京明故宮大操場召開秘密干部會議,傳達中共中央的指示,決定在軍校內成立“中國共產黨中央直屬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特別總支部”,并按各兵科駐地分散的特點,分設了三十四標工兵支部和交通、通訊支部。此后,隨著步兵第三、第四大隊和軍官研究班的編成,又增設小營和國府后街(今長江后街)兩個支部。中共中央指派曹聚義、甘棠、呂農三、簡立、阮大鄖5人為總支委員,曹聚義任總支書記、甘棠任副書記。至此,南京黃埔軍校內有了完整的中共地下黨組織。軍校黨總支最初由中共中央直接領導,到1929年初,改由中共南京市委就近領導,時南京市委書記是游無魂,市委軍運負責人王紹平(黃埔第四期畢業生)具體負責領導南京軍校黨組織。10月初,南京軍校中共特別總支部編印地下刊物《秋風》印行。軍??傊С闪⒑?,根據軍校的特殊條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動。他們平時活動的范圍,不出建制的中隊。每次活動的時間,利用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白天?;顒觾热菀约訌妼W習和發展組織為主,聽取上級黨組織的報告,傳閱秘密文件,推動讀書會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和進步書刊,宣揚革命,激勵黃埔同學的革命情緒,使一度壓抑沉悶的軍校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1929年4月中旬,南京軍校中共特別總支部在中華門外山坡草坪(今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館附近)召開活動分子擴大會議,參加此次會議的中共地下黨員共有108人。??傊Ы⒑?,黨組織的發展主要有由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方式。新黨員從清一色第六期同學擴大到第三、四、五各期的黃埔畢業生。在這次沐浴著春風的野外會議上,時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游無魂高興地拍著曹聚義的肩膀興奮地說這是“一百單八將”大聚會,媲之謂歷史上的梁山好漢聚義。這次大聚會,實際上也暴露了軍校中共地下黨組織,引起了國民黨警方、校方的警覺。5月中下旬,軍校中共地下黨員18人被捕,黨組織遭到破壞,即當時國民黨政府稱之為“十八羅漢”的大案。在被捕的黃埔同學中,除了少數叛變自首外,大多數同學表現出共產黨人的氣節。很多同學刑滿出獄后仍然積極找黨,再次加入中共組織?!爸袊伯a黨中央直屬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特別總支部”,自1928年秋成立到1929年夏組織被破壞前后僅10個月時間,但在中共黨史和黃埔校史上有其特殊意義。這是黃埔校史上唯一全部由黃埔同學組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共地下黨組織,組織之完整、人數之多為黃埔校史上所罕見。

      黃埔軍校在成都時期,主要時值抗日戰爭國共合作時期,并由于蔣介石和國民黨的嚴格控制,中共黨組織在黃埔軍校中沒有建立獨立的地下組織和活動。后有個別中共黨員考入軍?;蛟谲娦V斜话l展為中共黨員,是在臨近成都解放的第二十二期、第二十三期時期,但并未形成正式的組織。

      

    相關新聞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