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黃埔軍校同學會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的課程

    日期:2016-05-04 14:44:00 來源:《黃埔》雜志 作者:
    字號:【小】【中】【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黃埔軍校的課程,主要是軍事課和政治課。在后期還有一些學習文化、外語和自然科學的課程。

      軍事課,軍校初創時期主要是根據學制為半年的計劃,在課程設置上首先選定最為急需的基礎科目:學科和術科。學科方面,以步兵操典、射擊教范和野外勤務令等基本軍事常識,繼則教以4大教程:戰術、兵器、交通、筑城。相配套的教材,有講述軍事原理、原則等內容的《戰術學》、《兵器學》、《交通學》、《地形學》、《軍制學》、《筑城學》等課本。同時還有教授如何制定戰略戰術、作戰計劃、動員計劃的課程。術科方面,有制式教練、實彈射擊、馬術、劈刺以及行軍、宿營、戰斗聯絡等,尤以單人戰斗教練為主,繼至班、排、連、營教練。學科與術科均以講授實戰中的應用為主。除課堂講授外,還設有課外“軍事演講”制度,定期講授軍事形勢、戰役經過和先進軍事知識。除教官、顧問擔任演講外,還鼓勵學員請愿演講,以求教學相長,推動軍事學術的研究。

      軍校南京、成都時期的軍事課,依據學制延長情況,延長了各學期的軍事課時,一些原有的軍事課程在時間上相對“放大”,并根據實戰要求,增加了一些新的軍事課內容。

      政治課是當時黃埔軍校有別于其他軍校的顯著特點。黃埔軍校的政治課課程在廣州、南京、成都三個時期各有不同,除三民主義等基礎課程之外,多是依據當時的政治形勢而進行教學。廣州時期第1至第5期學員在軍校中所接受的政治課,依照政治教育大綱具體實施。南京、成都時期各期學員由于在校時間不等、學制不同,所受的政治教育內容也不盡相同,政治教育大綱在科目內容上前后也不相一致,后期較詳實于前期。

      軍校辦校初期,規定的政治課程有8門,詳細科目依次是:帝國主義的解剖、中國民族革命問題、社會發展史、帝國主義侵略史、中國近代民族革命史、各國政黨史略、三民主義、國民黨史。1925年,軍校的政治課多達26門。1926年的政治教育大綱中,科目已多達40余種。后期科目雖然詳細于前期,但內容基本上是大體一致的,是以進行最基本的革命理論和革命知識教育為主要內容。軍校廣州時期的政治教育,在具體實施內容上主要有3個方面:三民主義教育,愛民教育,軍紀軍法教育和養成。南京時期的政治課增加了五權憲法、國內外時事報告,特別是突出增加了反共內容。到成都時期,又加授資本主義政治學、經濟學、本校光榮史等課程。

      

    相關新聞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