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黃埔軍校同學會

    黃埔歲月

    陸軍官校第四軍訓班入伍生總隊第二團的訓練生活

    日期:2012-01-01 14:10:00 來源:《黃埔》 作者:黃哲嗣
    字號:【小】【中】【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關于陸校的《乘船證》,據當年第二團入伍生董先生回憶:“1949年6月,我在省立贛縣中學畢業后,忽逢友人相告‘陸軍官校入伍生招考’,喜出望外,于7月中旬前往報名,經考試幸蒙錄取。8月3日從贛州出發,數百入伍生在謝連長的領導下,乘車直奔廣州黃埔港,每人領《乘船證》一張,等候船期赴臺。8月15日搭乘“萬民輪”于8月20日抵基隆港,續轉火車于8月21日抵臺南駐勝利國小,旋即編隊,我被編入伍生總隊第2團第2營第8連?!?

      關于團長胡熀,回憶錄中也有一番表述。胡熀,浙江省蘭溪縣人,南京中央軍校教導團畢業。他在印緬抗日征戰時,參與了著名的密支那攻城戰,曾與盟軍英軍第三十六師并肩作戰數月。1947年2月,胡任新一軍(軍長孫立人)第五十師(師長潘裕昆)一四九團團長,在東北因堅守德惠,被蔣介石賜名“中正團”。之后,新一軍軍長孫立人在長春召開的軍事會議上,代表國民政府頒授勛章給一四九團上校團長胡熀。因此胡在擔任入伍生總隊第二團團長時,常以鄉音濃重的不標準國語對學生說:“本團長有三大榮譽:第一是中華民國只有一個中正團,我是團長。第二是東北會戰后我回南京時,蔣中正總統親自到機場來迎接我。第三我榮幸同蔣中正總統合影?!焙诼殨r嚴禁軍官打罵學生,據聞,他曾看見一名軍官打學生,便當場指示該學生反手打這位軍官,后來他在全團講話時提到這件事情,氣憤之下竟然不慎脫口說出粗話??梢娖湫郧楣⒘覄傊?,對學生愛護情切,才會有如此強烈的言詞舉措與純真無飾的行為表現。

      雖然胡團長嚴禁軍官打學生,但他對訓練的要求,不曾一刻松懈。后來他調任軍士教導總隊晉升少將,孫立人案發生后他將日籍妻子送回日本,不久卻自殺身亡。當年曾在胡團受訓時免受打罵的學生們對他不幸的遭遇,十分慨嘆惋惜。

      陸校第四軍訓班全稱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1947年10月,本班成立于臺灣高雄縣鳳山鎮,初定名為陸軍軍官學校臺灣軍官訓練班,后因大陸各軍官訓練班相繼成立,乃按序改為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在組織上隸屬于陸軍軍官學校成都本校,指揮上歸位在鳳山的陸軍訓練司令部,由司令官孫立人將軍兼班主任。

      1948年底,淮海戰役之后,孫立人為訓新軍,派員前往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地,招收青年學生來臺從軍,先后共招收7千余人,并在鳳山五塊厝營房成立入伍生總隊。

      入伍生總隊是第四軍訓班的下屬單位,采取陸軍師的編制,下轄3個團,每團轄3營,共計轄36個連。少將總隊長趙狄,浙江縉云人,廬山軍訓團二期。第一團團長江無畏,后來升少將,調任駐美武官,卸職后定居美國;第二團團長胡熀上校,曾率領入伍生總隊第二團的學生駐扎臺北,擔任警衛團;第三團團長則是魯廷甲上校。

      入伍生總隊的訓練在一無教材、二無教具、三無場地的情況下,一切因陋就簡??傟牭慕坦?,由于年輕且求好心切,對入伍生的管教非常嚴格,有時會對操課表現不佳的學生處以體罰,但大多數排長對學生都關心愛護有加,相處和睦融洽,關系良好,在孫立人將軍耳提面命的:“帶兵之人必須要作之師、作之君、作之親”訓示下,訓練這批入伍學生。

      孫立人將軍常在每一階段前來考察訓練進度。將軍氣宇軒昂、英姿挺拔,在儀態上實為高級將領之翹楚,總是穿著一條已洗成灰色的人字布軍褲,一雙淺咖啡色的馬靴,除了開會,他隨時都與士兵在一起,聽上課、看出操、參加打野外與演習,將軍站著時習慣雙手插腰或雙手付于胸前,態度穩重莊嚴,雖不擅辭令,但講起話來卻讓人倍感親切而具說服力。特別是孫在視察中經常親自示范正確動作,一面做臥倒匍匐前進的慢動作,一面講解,真不愧是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的高材生、二次世界大戰名將。

      入伍生從軍初時物質困難,每人只發一套軍服,正式集合時才穿,洗衣時將部隊帶到河邊,衣服脫下洗凈后,晾在河灘上曬干。開始伙食每人每天老稱21兩米,之后才略有增加,天天白水煮空心菜或黃豆,一星期加菜一次,不過多幾片肥肉而已。每月薪餉為新臺幣12元,除購買紅短褲外,就連編織草鞋的材料都用自己的薪餉,可以說除了膳宿外,同學們幾乎身無分文。當時有位同學,草鞋編織技術一流,不擅編織的同學,就完全委托他代織,聽說這位同學生財有道,賺了不少代工費用,事后大家談論此事時,認為他腦筋動得太快了。

      入伍生總隊之內務,可用“被毯刀切、寢具平整、床景貧乏、地板光潔,嚴肅中帶蕭瑟,清新中帶固執”來表達較為中肯。蓋內務系陶冶學生耐心、細心、整潔心與服從心,因此長官要求極嚴,每天早上6時,教育班長與值星班長必監督同學們著裝及摺被(毯)整床,排裝具什物于定位,毯被須摺成豆干方塊,四個棱角分明,再根據兩邊床頭同學所牽內務繩,羅列整齊,幾十位同學被褥寢具成垂直直線,若稍有歪斜,即罰兩腿半分彎于床前。由于早起盥洗,整理內務匆促,顧此失彼大有人在,受罰者屢見不鮮,日后也養成清潔臥房的好習慣。

      入伍生在艱苦生活中,吃住都欠理想,操課時間由隊職官緊密掌握,甚至連寫家書寄信的時間都沒有,夜間就寢時,8人睡一張蚊帳,悶熱擁擠之下有時難以成眠。值星官查鋪時,發現有同學輾轉反側,即向其詢問原因,得知他們急欲寫信回家,便請其到排長房間寫信,并且提供信封、信紙及貼好郵票,為他們投郵寄出,同學們感激之情,實在令人難忘。

      1950年夏,入伍生參加第四軍官訓練班第十九期考選,8月開學,次年3月畢業。

      這批入伍生可謂人才濟濟,他們不論從戎或解甲后改行他業,在職場上都有杰出的表現。在軍中有高級將領,在教育界有大學教授,在文藝界有知名作家,在司法界有“高檢署”檢察長,在警界有警察局長等,其中有陳廷寵(陸軍上將,曾任臺陸軍總司令),毛夢漪(陸軍中將,曾任臺陸軍副總司令),徐文彧(陸軍中將,曾任兵役處處長),范英(陸軍少將,曾任“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局長),繆綸(陸軍少將,曾任青年日報社長),柯尊三(大學教授,曾在淡江大學管研所、政戰學校研究所擔任教授、系主任),張明文(留美光學博士,曾任“中央大學”光學所所長),吳延玫(文學作家,曾任著作權協會理事長)等?!?

      

      

    相關新聞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