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時期的黃埔軍校分校(上)大革命時期的黃埔軍校分校(上)
卜穗文
黃埔軍校建校之初校舍不足,在黃埔島內設平崗分校、蝴蝶崗分校,在廣州市內設省分校,但這些分校純屬移駐學生分區上課,并無專門的分校組織結構,實際上不是分校,仍舊由本校直接管理。隨著國民革命形勢迅猛發展,黃埔軍校也迅速發展壯大起來,陸續建立4個分校,即潮州分校、南寧分校、武漢分校、長沙分校。南寧分校,又稱第一分?;驈V西分校,武漢分校又稱第二分校,長沙分校又稱第三分校。
一、潮州分校
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是黃埔軍校幾所分校中最先創辦的分校?!氨拘V蟹中?,當自潮州分校始”。1925年3月,“校軍第一次東征抵定潮汕之后,為隨同出發之第二期學生補習課程起見,籌設潮州分校。旋奉命返校,分校亦同時結束?!?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舉行第二次東征。于11月初光復潮梅,惠潮梅一帶之軍閥殘部被消滅,革命勢力牢固地控制著東江地區,為恢復潮州分校提供了有利條件。兩度東征,黃埔軍校一部分學生的學業受到影響,需加補習;惠潮梅各地陸續組織起農民自衛軍,急需一大批具有軍事素養的軍官。因此,黃埔軍校決定由駐防潮汕的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負責籌辦潮州分校。
11月9日,在潮州西湖舉行的軍民聯歡會上,校長蔣介石說:“我們在潮州還要開一軍官學?!覀兂鄙堑那嗄暝敢庾龈锩姷能姽?,或愿意做農民自衛軍的軍官,于2星期之后,可以報名投考”。11月12日,分校開始在駐軍中招收學員。12月初,公開在潮梅海陸豐招考入伍生。12月18日,潮州分校舉行開學典禮。蔣介石到校講話,要求學生“做個真正革命軍人和孫文主義的信徒”。潮州分校初名“陸軍軍官學校潮州分?!?,1926年3月隨黃埔本校易名,改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潮州分?!?,校址設于潮州城內李氏宗祠。分校的組織系統,仿照黃埔本校:校本部之下設政治部、教官部、副官處、軍需處、軍醫處及總隊部;創辦之初,蔣介石兼任校長,汪精衛兼任黨代表,
何應欽任教育長,周恩來兼任政治部主任。1926年4月,何應欽被任命為代校長,鄧演達、王繩祖先后任教育長。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熊雄兼任政治部主任。后來何玉書為政治部主任。潮州分校聘請熊雄、惲代英、肖楚女、楊嗣震等人為政治教官;軍事教官有肖文彬、陳勉吾、張鏡澄、張岳嵩、萬超凡、張光、方萬方等。據潮州分校學員方清回憶:“分校的軍事政治教育計劃參照本校教育計劃實施之。學員學生生活待遇與本校相同?!?BR>
政治教育方面,共設“三民主義”、“中國國民黨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社會主義”等15門課程。軍事教育方面分設5大教程。學生一部分是學員(參加第2次東征的部分現役軍人),一部分是入伍生(從潮梅海陸豐招考的青年,多數是學生)。入學時,學生分駐于李厝祠旁邊臨時搭起來的葵棚和附近的金山中學、郭厝祠等處。稍后,入伍生全部遷入學校。學校原計劃招收1隊學員、3隊入伍生。后因第一軍各師及教導師、獨立第一師陸續送下級軍官348名,故將學員隊擴編為3隊。入伍生共512人,編為3個隊。第一、二隊12月中旬入學,第三隊12月下旬入校。初時,隊之上設總部,管理各隊訓練。1926年2月,學員隊改為學員大隊,入伍生隊改為入伍生大隊,各設大隊長,統轄于總隊部??傟犻L兼學員大隊長李卓元,總隊副陳隱驥,教育副官羅策群,入伍生大隊長阮開基、大隊副宋思一,隊長劉保定、劉漢珍、余錦源、孫天放、廖運澤、楊德亮等,區隊長楊育廷、李炳輝、黃文超等。
潮州分校一共辦了兩期。第一期學員隊和入伍生隊并進,同時于1925年12月23日正式上課,1926年5月下旬修業期滿。6月1日第一期學員隊348人全部畢業,因與黃埔本校第三期學生畢業時期相近,故與本校第三期學生同等待遇。畢業以后,即分配到第一軍下屬各師見習。6月6日,第一期入伍生入伍期滿,共有508人升為正科學生,列為第二期學員。另外,又從第一軍中補考50名未受過軍事教育之軍官,補入學員隊。有學員3隊,設大隊部統轄之。1926年7日北伐開始以后,潮州分校在潮安協同第一軍準備攻閩南。12月18日,潮州分校第二期學生期滿畢業,與黃埔軍校第四期同等待遇,畢業學生380人,分配到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此后,潮州分校并未續辦。
由于潮州分?;旧蠟閲顸h右派何應欽、何玉書等掌握,因而潮州分校在其存在的短短一年間,反共氣氛濃厚,孫文主義學會活動十分猖獗。當時擔任東江各屬行政委員的周恩來在分校一次會議上發言,講到要擁護國民黨左派時,臺下的孫文主義學會分子趁機起哄,并且把矛頭指向周恩來。分校相繼發生開除進步同學李天民、朱以德等事件。1926年5月6日,分校在何應欽控制下召開全體國民黨員大會,提出了一個“整理黨務案”,一共八條。其中規定:共產黨員不能任國民黨的監察委員;各機關各級黨部中的共產黨人數不能超過該處職員的三分之一;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應將原屬黨籍呈報國民黨中央;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召開會議事先要報告國民黨的黨部;國民黨黨部討論共產黨的事務時,共產黨員應該回避;除三民主義以外,共產黨員不得在國民黨內宣傳其他主義。何應欽將此提案以潮州分校特別黨部的名義上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很得蔣介石賞識。在這個基礎上,蔣介石充分發揮,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提出打擊共產黨人的“整理黨務案”。
潮州分校創辦期間,入校學生990多人,畢業715人。他們來自全國16個省份;第二期學員中,還有1名安南(越南)人。分校的畢業生,后來大部分參加了北伐戰爭,并作出了一定貢獻。
二、南寧分校
1926年2月,廣西桂軍李宗仁部在廣東革命政府支持下,打敗舊軍閥沈鴻英,統一了廣西。2月24日,國民政府成立兩廣統一委員會,3月廣西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為軍長,黃紹竑為廣西省政府主席,從而實現了兩廣的統一。李宗仁等認為培養軍政人材為當時要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對于國民革命軍人之訓練及養成、尤不可忽。是以中央設本校于黃埔,已大著成效。惟所造人才仍不敷分配,故再設分校于廣西”。同年3月,蔣介石同意在廣西南寧籌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分校的籌備過程較短,一切均在倉促中進行,5月15日,南寧分校舉行開學典禮,正式授課。
李宗仁委派所部旅長俞作柏兼任校長,政治部主任為胡章民(又名朝?。?,教育長為肖越。分校第一期招生定額為670人。其中,招收初級軍官246人,編為學員隊,分步兵、炮兵、工兵和政治等科:招收中學生424人,編為入伍生隊。分校政治課程有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建國方略、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及決議案、中國國民黨史、各國革命史、國民會議國際問題草案、帝國主義對華侵略史、政治講演等。軍事課程有戰術學、軍制學、兵器學、筑城學、交通學、地形學、衛生學、軍用文、教練、野外勤務、馬術技術(刺槍國技體操)、服務提要等?!罢谓桃怨噍旤h義,鍛煉精神,期養成完全之革命軍人為主。對于三民主義之闡明及帝國主義者對我侵略過去未來諸狀況,尤須格外說明,以期鼓舞其為黨國犧牲之精神。軍事政治教育之聯系與實際教育學生軍事政治,定有適當相輔之教育計劃與實施。務期養成革命之精神,高尚之品性,旺盛之勢力,健強之體格,與以將來為指揮官為教育官相當之學術,以改良軍隊之地步,并多與實習及射擊指揮,以增長應用力及自信力,俾振志氣。教授時總求實際,不事鋪張與理想,以免逾越范圍及陷于空談之弊?!?BR>
由于李宗仁操縱,南寧分校主持人大半是保守派軍閥分子。但受到革命浪潮影響,校內干部也有不少是革命人士,或具有一定革命政治理論水平的青年,以校長俞作柏,政治課程教官毛簡青、陳曙風等為代表。反動人物則以政治部主任胡章民及軍事學教官秦益厚、馬克珊和職員蔣傳書、李如梅等為代表。也有暫時取中立態度的,以教育長肖越及科長朱為珍、程鴻等為代表。
分校開辦之初,由于桂系第七軍準備參加北伐,有一批廣東革命人士進入南寧。因而軍校學生中,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日漸增加。每當黃昏以后、晚自習以前,分校操場上普遍的有三兩人為一組的學術研究小會,討論《共產黨宣言》、《哲學的貧困》、《哥達綱領批判》 等書中所提出的問題。還有比較進步的學生,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批判《胡適文存》、《吳稚暉文集》、《戴季陶文集》中的反動觀點。但是這些活動是自發地無組織地進行的。
盡管如此,仍引起胡章民等的反感。由于俞作柏身兼校外省府工作,不常到校內視事,僅星期天分別召集幾個學生代表談話,面授一些學習及行動綱領。因此,胡章民等反動分子在分校的反革命活動十分囂張,他們把持校黨部及校政治部,組成特務網核心,在各隊設置特務,一面監視匯報校內進步職員及學生的革命活動,一面散布反動言論,以對抗校內萌芽著的革命思想。1927年春,校長俞作柏被迫出走香港,胡章民及其特務更加放肆,而黃紹竑、黃旭初等則暗中給予嘉許。同年12月,北伐前線急需基層軍事人才,南寧分校學員隊畢業,開赴前線,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參加北伐戰爭。同時,入伍生隊正式升為學生隊,在校繼續學習。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南寧分校追隨蔣介石叛變革命,實行“反共清黨”,拘捕了一批進步學生。第二天,校內進步學生自動齊集大操場,要求代校長肖越放人。肖答說:這是奉第七軍部命令辦理,無法放人。學生甚為憤怒,不聽肖的制止,整隊出校,有秩序地奔向南寧城內第七軍部,請求放回被捕同學,用教育方法解決問題。第七軍部以黃旭初、黃劍鳴為首不但不允許,還對學生代表說:“如再請愿,即以違法亂紀論,軍法從事,今后好好讀書,可前情不究?!闭堅复箨爤猿种料挛?,適天降大雨,南寧市學生工人群眾正籌措支援此一義舉,但特務從中搗亂,隊伍哄散,各自回校。少數進步分子仍整隊回校,請愿未能勝利。在請愿后二、三天,第七軍部又通過軍校當局拘捕當時的請愿代表數人。經上述事變后,學生無心學習。1927年9月,桂系軍閥正在長江流域展開新軍閥大混戰,急需用人,而且校方也認為第一期學生不好管理,于是第一期宣告提前畢業。年底,分校第二期開始,黃紹竑等免去俞作柏校長職務,辭退進步教官陳曙風、毛簡青等,以呂競存為校長、毛飛兼任校政治部主任。反動政治教官還有夏含華、瞿輝伯、孫端等。南寧分校完全成了桂系軍閥培植私人勢力的工具。南寧分校存在時間比較長,一直到1945 年10 月才被裁撤,校址先后遷桂林、柳州、百色等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