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黃埔軍校同學會

    黃埔研究

    今天我們仍須發揚黃埔精神

    日期:2012-05-01 10:41:00 來源:《黃埔雜志》 作者:高峰
    字號:【小】【中】【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黃埔精神孕育于黃埔軍校這個搖籃,形成于戰火紛飛的年代,體現在黃埔師生為國家解放和民族獨立的奮斗中。今天,盡管我們只能看到靜靜的黃埔軍校舊址,也早已聞不到濃濃的炮火硝煙,但黃埔精神在今天仍不失其現實意義,仍須發揚光大。

      這使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同志在2010年年初的兩次講話。第一次是三月,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會上,賈慶林同志在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同志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主題,發揮人民政協獨特優勢,推動兩岸同胞大交流,促進兩岸各界大合作。以政協委員為主體,以河洛文化、書畫藝術、京昆藝術、媽祖文化、黃埔精神為紐帶,赴臺舉辦展覽、演出、研討等文化交流活動,開展與臺灣有關團體互訪活動,增進臺灣同胞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边@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首次在重要文告中提出“黃埔精神”與其它中華文化藝術在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中所應起的重要作用。第二次是四月,賈慶林同志在會見由黃埔軍校同學會邀請前來參加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臺灣參訪團時說,“黃埔軍校由孫中山先生親自創辦,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也為國共兩黨培養出大批軍事政治人才。黃埔師生在反帝反軍閥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中,為國家統一、民族獨立立下了卓越功勛。黃埔軍校的這一段光榮歷史,是兩岸黃埔同學共同的榮耀和精神財富?!辟Z慶林同志的這兩次講話,把今天發揚黃埔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現實性已講得十分清楚。

      首先,發揚黃埔精神有助于大力弘揚民族精神,特別是其中的愛國主義精神。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包括國家經濟實力的極大增長,也包括民族精神的光大弘揚。黃埔精神中所體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僅是黃埔精神的核心,也是民族精神的靈魂,堅持和發揚她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愛國主義,是一種體現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在中國歷史上,有關愛國主義的千古絕唱不絕于耳,今天讀來仍令人蕩氣回腸,熱血沸騰。司馬遷的“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杜甫的“丈夫誓保國,憤惋復何有”;陳子昂的“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陸游的“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位卑未敢忘憂國”;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黃遵憲的“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鵲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這些字里行間所抒發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無不激起中華兒女的強烈共鳴,令后人心向往之、行以繼之。歷史昭示我們,愛國主義歷來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這面旗幟下,人們能夠超越曾經有過的恩恩怨怨,不必計較彼此的得得失失,同心同德,為國家、為民族奮斗不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屢遇強敵,始終不散不倒,靠的就是人們心中永遠不變的愛國情結。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具體表現。當年,在外敵入侵、國家面臨危難之際,黃埔師生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是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今天,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就要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完整,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這不僅是愛國主義的具體體現,也是黃埔精神的本質要求。

      其次,發揚黃埔精神有助于與臺港澳及海外廣大黃埔同學的交流溝通、累積共識、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疤煜曼S埔是一家?!辈徽撓绕诤笃?,不論大陸臺灣,不論海內海外,黃埔同學同出一門,黃埔精神是維系黃埔同學之間的情感紐帶,也是動員和組織黃埔同學的一面旗幟。無論過去和現在,廣大的海內外黃埔同學都是推動祖國和平統一的一支重要力量。當年,進入黃埔之門的熱血青年,都是遵從孫中山先生的“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以建軍校而救中華”的理念,胸懷報國之志,走到一起的。因此,天下的黃埔人無論相識與否,天各一方,都能情感相依,彼此認同;都可以憑著《黃埔校歌》那熟悉的旋律,找到自己的同窗和知音。這也使我不由得想起了2004年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前后,祖國大陸與臺灣島內同時慶祝校慶的情景。6月10日,臺灣萬名黃埔軍校校友聚會臺北大安森林公園,同唱《中國一定強》、《四海中國人》,高呼“中華民族萬歲”。6月16日,多位在臺黃埔軍校校友、原臺軍高級將領又在臺北舉行了一場紀念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座談會。會上,他們嚴正指出,黃埔先輩為國家統一作出了犧牲和貢獻,今天紀念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就是要傳承并發揚黃埔精神,反對“臺獨”,追求國家的統一和富強。黃埔十二期同學郝柏村說,黃埔精神與兩岸和平、與臺灣2300萬同胞的安全福祉息息相關,黃埔精神在臺灣應受到認同和尊敬。他指出,黃埔軍校、黃埔精神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永遠存在,兩岸今后要共同研究黃埔軍校的歷史,來思考黃埔精神在現代社會中如何傳承。 

      6月17日,由全國政協召開的黃埔軍校建校8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紀念大會上發表了講話。他講到,“80年前,中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幫助下,毅然改組國民黨,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為了創建革命軍隊,用武裝的革命力量同武裝的反革命作斗爭,孫中山先生同以周恩來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一道,共同創建了黃埔軍校。黃埔軍校一經建立,就成為當時的革命搖籃。一批批革命軍人從這里成長起來,在東征、北伐和抗日戰爭中英勇奮戰、流血犧牲,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勛,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薄皩崿F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包括黃埔同學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瓕O中山先生曾說過:‘凡是愛國的中國人,都應該為祖國的和平統一而努力奮斗?!谶@方面,海內外黃埔同學責無旁貸”。

      在紀念大會上,黃埔同學代表苗青圃(黃埔軍校十二期炮科,與臺灣郝柏村為同期同學)在發言中說,天下黃埔是一家。我們要牢記孫中山先生的囑托,繼續發揚黃埔精神,發揮黃埔同學特有的優勢,和全國人民同心奮斗,努力爭取祖國統一的早日實現,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此時此刻,海峽兩岸的黃埔同學發出了同樣的心聲,表達了同樣的愿望。黃埔精神為何能凝聚如此多的人心呢?那正是因為在黃埔精神的熏陶下,大家有了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責任,因此才有了為共同目標的不懈奮斗。今天,重提發揚黃埔精神,將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海內外黃埔同學的大團結,有助于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因為,從黃埔精神中,大家可以找到更多的話題,累積更多的共識,激發當年的豪情,投身促進統一的進程。

      第三,發揚黃埔精神有助于調動與黃埔有關的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一是有助于增強黃埔親友的光榮感和使命感。今天重提發揚黃埔精神,將對他們起到鼓舞和激勵作用,使黃埔精神后繼有人,薪火相傳。二是有助于調動各級黃埔組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熱愛黃埔、服務黃埔的各級組織,同樣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創造尊重和配合的環境和氛圍。今天重提發揚黃埔精神,將使他們感到工作更有意義,付出更有價值,有助于推動黃埔工作的深入開展。三是重提發揚黃埔精神,有助于吸引和動員社會上關注黃埔、了解黃埔的各界人士,進一步支持黃埔、參與黃埔的各種活動。

      第四,發揚黃埔精神有助于整個社會了解黃埔軍校和國共合作的歷史,有助于增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到今年,黃埔軍校已建校88年,黃埔精神也影響了幾代人。歷史是不應忘記的,精神是不能丟下的。對黃埔軍校的歷史功績,毛澤東同志多次談及。1936年在紅軍大學開學典禮上,他說:“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有一個黃埔,它的學生成為當時革命的主導力量,領導了北伐的成功,我們紅大就要繼承著黃埔的精神,要完成黃埔未完成的任務,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為主導的力量,即是要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937年,毛澤東同志在和英國記者貝特蘭談話時又講道,“從前有個黃埔,那里表現著一種朝氣,這種朝氣也就代表著一種傾向。黃埔和陜公一樣,同學是從各地方來的,又分布到各地方去。那時的黃埔是要打倒軍閥和帝國主義,它是那時中國進步的縮影?!贝撕?,毛澤東在《抗大三周年紀念》一文中再次寫道:“昔日之黃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輝映,彼此競美的?!边@些論述都對黃埔軍校和黃埔精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當然,不僅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黃埔精神也是國共兩黨共同培育的結果。而培育黃埔精神的過程,也正是國共兩黨合作的過程。今天,重溫這兩次合作的歷史,給人們的教育和啟示同樣發人深省。在中國現代歷史上,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第一次合作,推動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第二次合作,形成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而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使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8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就是抱著“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理想創辦黃埔軍校的,他教導學員要不惜個人生命挽救中國危亡。黃埔人東征北伐、抗戰八年,所盼望的就是結束軍閥割據、驅逐外國侵略者,建立統一、富強的中國。歷史一再證明,只有團結,國家才能強大,民族尊嚴才能得到維護,也才能抵御住外敵的入侵。今天,發揚黃埔精神,有助于凝聚包括廣大黃埔同學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引導人們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民族大義為先,團結一心,攜手并肩,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相關新聞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