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元帥”徐向前之子徐小巖:“公私分明的家規不能忘”
2021年11月8日,是徐向前元帥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徐向前是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軍事家,是黃埔軍校第一批畢業生。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與發展,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的鞏固建立了卓越功勛。
生活中的徐向前心靈手巧、愛好廣泛:通攝影、喜戲曲、會樂器、能縫補、善手工、愛讀書、好書法……平常,他話語不多,生活簡樸,大家親切地稱他為“布衣元帥”。
“父親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將自己的原名‘象謙’改為‘向前’,表明了自己為黨的事業奮勇向前,永不回頭的決心?!毙煜蚯爸有煨r在北京的家中,向記者回憶道。
在徐小巖家的會客廳右側,掛著一幅醒目的墨寶,上面寫著:“一生光明正大,從不為己訴曲”,落款是“習仲勛 一九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十時四十分”。徐小巖告訴記者,這幅墨寶有著特殊的意義,“那是在父親去世當天的凌晨,習伯伯趕到醫院送別父親,回家后悲痛萬分,立即寫下了這兩句話,也是對父親一生最貼切的寫照”。
徐小巖是徐向前唯一的兒子,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最長。他指著父親題寫的“人民的公仆”幾個字,向記者回憶起心中“平凡而又不凡”的父親。
深厚的“黃埔情結”
黃埔軍校是徐向前革命的起點。
徐小巖告訴記者,從記事起,他就常聽父母親提起黃埔軍校,因而他自幼就對黃埔軍校這個特有名詞耳熟能詳,并漸漸形成了深厚的“黃埔情結”。
1901年,徐向前出生于山西省五臺縣永安村。1924年5月,省立師范學校畢業并當過教員的徐向前輾轉上??既朦S埔軍校,成為第1期學員。徐小巖記得父親常給自己講,在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的主持下,黃埔軍校的政治工作相當活躍,革命性、戰斗性很強,有力地激發了黃埔師生的革命熱忱。學校的課程很多,每天都排得滿滿的。政治教育以革命理論和革命知識為主要內容。軍事課內容主要是從單兵運作到營連排在行軍、宿營、戰斗中的聯絡與協同。當時的訓練和生活都很緊張。每天,學員們天不亮就起床,穿衣服、打綁腿到緊急集合不能超過3分鐘;出操回來趕緊跑廁所;吃飯限定10分鐘,大家必須狼吞虎咽;接著是上課,課后又出操;晚上是自習。操場緊靠珠江口,漲潮時操場里的水都漫過了腳,但照樣要出操。
1925年2月,徐向前在1期學成畢業,留校在第3期學員中當排長,并參加了攻打軍閥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作戰。那時候,他們這支學生軍可以說是人人奮戰,個個爭先,在戰火中大顯軍威。同學們有一個響亮的口號:“不要錢,不要命,愛國家,愛百姓?!彼麄兠刻旄叱8瑁骸耙匝獮⒒?,以校作家,臥薪嘗膽,努力建設中華?!睎|征部隊經過兩個多月的作戰,終于打垮了反動軍閥陳炯明的3萬多人,迫使其率殘兵敗將逃往福建。
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時期統一戰線的產物,大多數學員日后都成為國共雙方的重要將領。徐小巖曾問過父親,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有沒有與國民黨將領打過交道。徐向前元帥回答說,那實在是太多了,從校長蔣介石到同是第1期學員的胡宗南都曾有過接觸。
時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經常以談話的方式培養自己的政治親信。談話時,蔣介石坐在辦公室,學員站在門外,一個個叫進去問話。大部分學員都是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當然弄不懂蔣校長這樣做的真正目的,許多人還以能與蔣校長談話而倍感榮幸。一天,輪到徐向前被召見。一進門,就見蔣介石端坐在椅子上,一臉嚴肅,這讓沒有見過什么世面的徐向前有點不知所措。談話開始,蔣介石就用濃濃的浙江奉化口音慢條斯理地問:“你是什么地方人啦?”“山西人?!毙煜蚯皩Υ鹨豢谏轿魑迮_話。浙江方言對山西方言,蔣介石不免皺了皺眉頭。接著問:“在家都干過什么?”“當過教員?!币粏栆淮?,機械而無趣。校長沒有得到慣常的吹捧,學生也沒受到校長的勉慰。于是,寥寥數語,蔣介石就揮揮手將徐向前打發走了。因此,在蔣介石的最初印象里,徐向前就是個“沒出息”的學生。
在黃埔軍校,徐向前緊緊團結在以共產黨員蔣先云同志為首的“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旗幟下,不斷地與國民黨右派和反動小集團“孫文主義學會”中的反共分子作斗爭。徐向前及黃埔1期中的同學陳賡、左權、蔡申熙、許繼慎、周士第、吳展、李之龍、王爾琢、宣俠父等,后來都成為共產黨員。
蔣介石做夢也不會想到,就是這位“沒出息”的學生,短短7年之后,竟然成了共產黨三大主力紅軍之一的總指揮!他率領的紅軍,從鄂豫皖大別山反“圍剿”作戰,到創建川陜根據地,再到艱苦卓絕的西征,消滅了國民黨10余萬軍隊。
任務重于生命
戰爭年代,徐向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任務重于生命!”他要求指揮員“指揮靠前”。在重大戰役中,徐向前總是出現在戰斗最激烈最危險的地方,指揮員們看見“總指揮”士氣倍增,就更加一往無前。曾任紅四方面軍第30軍政委的李先念回憶說:“向前具有驚人的軍事膽略,從不知恐懼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惡仗來臨,他越是生龍活虎,精神百倍?!奔t四方面軍善打硬仗、惡仗,與徐向前的指揮風格分不開。
從1947年10月到1949年4月,時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的徐向前連續指揮了運城、臨汾、晉中、太原四大戰役,橫掃千軍如卷席,解放了山西全境。這期間,他一直是帶病參戰。晉中戰役中,他常常冒著烈日酷暑在擔架上指揮作戰。晉中戰役剛結束,他又抱病主持了太原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在會上號召全體指戰員搞好整訓,盡快完成攻打太原的各項準備工作。
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對徐向前十分關心。晉中戰役結束后,中央軍委在致徐向前的電報中指示:“向前同志即利用整訓期間來后方休息,本月中旬后,先來華北及中央一談?!备鶕醒胫甘?,徐向前抵達石家莊后,住進了醫院。此時,他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呼吸困難,還時??妊?,消化功能也很差。醫生建議他最少休息3個月,但他只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就前往平山縣西柏坡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1948年10月6日,太原戰役打響后的第二天,徐向前不顧重病未愈,提前出院,晝夜兼程趕往太原前線。10月7日凌晨,他到達陽泉以西的坡頭村,因旅途勞累,病情突然加重,咳嗽不止,頭疼欲裂,不得不暫時停止前行。10月10日晚趕到太原前線總指揮部,他連夜召開太原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部署攻打太原的外圍作戰。在緊張激烈的東山爭奪戰中,他經常躺在擔架上冒著槍林彈雨到陣地前沿巡視,以了解最新戰況,及時調整部署。由于操勞過度,徐向前的病情進一步加重,肋膜炎造成胸部大量積水,高燒不退,連睡覺翻身都十分困難。
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得知徐向前的病情后,立即派兩名醫生趕到太原前線,同時致電徐向前,要他早日回后方休息。徐向前說太原沒有攻克,自己絕不能離開前線。后經周士第等人反復勸說,他才同意暫時到榆次峪壁村小住,一面治病,一面繼續指導太原前線的工作。1949年3月,彭德懷由西柏坡去西北戰場途經太原時,專門去峪壁村看望徐向前。徐向前因病重無法到前沿陣地指揮作戰,故挽留彭德懷參與指揮攻打太原,經請示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得到批準。
太原解放后,為了總結太原戰役的經驗,徐向前強忍病痛,查看繳獲的大量軍事檔案,并前往雙塔寺等重點要塞查看。之后,他在審定太原前線委員會戰后給中央軍委的報告中,親筆加上了這樣一段話:“大勝后容易驕傲,有成績也就容易掩蓋缺點。故各部均應于整訓前三評工作中,著重注意自己尚有缺點的研討與發現弱點!”徐向前指示太原警備區,一定要依靠人民把太原“接好、看好、交好”。他說:“我們攻打太原,解放太原,就是要讓人民來接管太原,他們才是歷史的主人?!?/p>
徐向前帶病指揮作戰,感動了他身邊每個人。一位同志寫道:“共產黨人就應該是這樣的:任務重于生命!你說到了,也做到了!在太原前線,身體力行。你不能吃也不能動,卻硬逼著我們將你抬到前線,因為黨的任務還未完成!生命是最珍貴的,對每個人只有一次。你病成那個樣子,發著高燒,而心中裝著的卻是黨的使命!”
“父親一旦確定信仰決不隨波逐流,而是執著地追求真理?!毙煨r告訴記者,“父親參加革命后,只回過四次家鄉,其中兩次的意義尤為重大?!?937年,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中央決定派徐向前隨同周恩來、彭德懷一同去做閻錫山的工作。經商榷,閻錫山最終同意成立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這一次,徐向前只在家鄉停留了3天。解放戰爭時期在山西戰場作戰,則是徐向前最后一次回家鄉。他率領華北野戰軍第1兵團解放了山西全境?!案赣H用解放山西這樣的特殊方式,回報了養育他的土地?!毙煨r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徐向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此后長期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粉碎“四人幫”后,徐向前出任國防部部長。1985年,他主動提出辭職,為廢除干部職務終身制做出了表率。
徐向前十分關心祖國的統一大業。1984年,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徐向前擔任首任會長,這也是他晚年擔任的唯一職務。他的愛國熱忱和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強意志,感動了海內外的黃埔同學。在他的感召下,許多臺灣和海外的黃埔同學都成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積極支持者。1988年創刊的《黃埔》雜志,特選用徐向前元帥親手書寫的“黃埔”兩字作為刊名。30多年來,《黃埔》雜志一直認真實踐徐向前元帥提出的“為黃埔同學立言,為祖國統一盡力”的辦刊宗旨,在引導黃埔同學發揚黃埔精神,開展反“獨”促統工作,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生光明正大,從不為己訴曲
徐小巖的母親黃杰也是黃埔軍校的學生。黃杰報考了國民革命軍武漢軍政干校女兵隊。這所學校,是國民革命軍北伐到武漢后,在原廣州黃埔軍校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由于黃埔軍校在廣州辦了5期,因此曾長期在黃埔軍校任教的葉劍英元帥親切地稱它為“黃埔六期”。徐小巖告訴記者,他清楚地記得,小時候母親帶他去看電影《趙一曼》,電影結束時,一向性格堅毅的母親滿臉是淚,把他嚇了一跳。母親告訴他:“這電影中的主人公趙一曼烈士,就是媽媽當年在武漢黃埔6期時的同學……”
作為家中的獨子,徐小巖雖然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最長,但每當有人問起“首長”父親的非凡之處,他總是無言以對?!翱赡苓@就是父親,他在家中很平凡,我絲毫感受不到父親是多大的官,我們的相處就像其他普通家庭的父子一樣?!?/p>
徐小巖說,“公私分明”是家中永恒不變的家規,“我的父母是這樣要求孩子們的,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
“父親雖是軍人,平時話不多,但對母親卻非常體貼?!毙煨r回憶道,每次同母親散步,平日走路大步流星的父親,總會特意放慢腳步?!澳赣H晚年用的拐杖,也是父親特別制作送給母親的。他怕竹拐杖太滑,專門找來膠條,一圈圈地纏在上面,還專門在拐杖底下安上防滑的橡膠頭……”在徐小巖記憶中,疼愛歸疼愛,即便母親,每天也都和普通人一樣坐公交車上下班,從不使用父親的專車。
人們提起徐向前,總忘不了他“布衣元帥”的稱呼。他一生簡樸,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他80歲高齡,對家中用的每一滴水、一滴油、一度電都非常注意?!拔骞入s糧、粗茶淡飯,父親吃了一輩子?!泵磕甏禾?,榆樹結了榆錢,柳樹發了嫩芽,徐向前都會叫炊事員采來“加菜”?!拔覑廴说谝淮蔚轿壹页粤恕安讼?,回去以后還鬧了笑話。她母親問她在徐老總家吃了什么?她老實地說,‘說不清是啥,就記得吃了‘一堆草’?!闭f起這些往事,徐小巖感慨不已:“老一輩的這些品質,真的值得我們反思?!?/p>
有一年夏天,徐向前在北戴河療養,胡耀邦等幾個老部下前去探望,徐向前留他們吃晚飯?!耙淮箦佅★?,再放一點面條、大塊土豆、豆角和一些肉一起燉,大家就穿著背心,‘呼嚕呼?!爻蚤_了。這就是當年的高級領導人聚會?!被貞浧甬敃r的情景,徐小巖記憶猶新。
上世紀80年代初,大別山老區的幾位同志來北京看望徐向前,當時徐向前已經生病,在躺椅上接待了他們。老區來的同志擔心他的身體,一開始只報喜,不報憂。徐向前越聽越不高興,問道:“群眾生活到底怎么樣?有沒有吃不飽飯的?”這一問,頓時冷了場。最后,一個小伙子告訴徐向前:“您還記得七里坪吧?我們下去做調查,那里群眾生活依然很苦,有個姓王的,全家7口人,只有6個碗……”徐向前聽了,不自覺地從躺椅上慢慢坐了起來,嘴里喃喃重復著“7口人,只有6個碗……”徐小巖告訴記者,打那之后,父親一直悶悶不樂,一談起老區人民,滿是愧疚之情。后來,他向黨中央提交了一份《關于請關注老區建設的意見》的報告,得到了黨中央的重視。國務院老少邊窮地區辦公室應運而生,統一部署幫助老區人民脫貧。
大別山老區同志走后沒幾天,是徐向前82歲壽辰?!案赣H那天發了很大的火,因為我們要給他做壽,他一再念叨,還有‘7口人,只有6個碗’的老百姓!那以后,父親再也沒有過過生日,只是85歲大壽時,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照了張合影?!?/p>
銘記家風傳承
投身黃埔走上革命道路的父母,對后輩的教育始終抓得很緊。1947年,徐小巖在解放戰爭的炮火聲中,于山西長治呱呱墜地。那年,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的徐向前已經46歲,在家鄉的土地上喜得貴子,他興奮地將兒子的小腳丫含在嘴里。徐小巖上小學時,全家已經來到北京,住在史家胡同。
“我那時在八一小學讀書,同學中大部分可以說都是干部子女,也有互相攀比誰的家長官大的,但我對此毫無概念,不知道‘首長’具體是多大的官,也沒有覺得有什么特權?!毙煨r只知道,他從家里到學校的路程很遠,步行要一個多小時,坐公交車要倒一次車,車費兩毛五分錢?!懊看渭依飼o我3毛錢,但因為嘴饞,在放學路上,我經常把車費拿去買了吃的,于是只能步行回家?!庇幸惶?,徐小巖一直走到晚上7點才到家,天都黑了。徐向前見到兒子,著急地詢問晚歸的原因?!拔艺f因為肚子餓,用車費買吃的了。父親沒有責備我,但也沒有改變規定,依舊是只給3毛錢車費?!?/p>
在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徐小巖一直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通過勤奮學習,最終在25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大學畢業后,徐小巖又前往加拿大進修,專門學習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徐小巖認為將來計算機必定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加拿大的那幾年,徐小巖見到了西方世界的繁榮,他很震驚,也很羨慕,但是他并不留戀,他的夢想是:有一天,讓中國人民也過上這樣富足的生活。從國外學成歸來后,徐小巖進入國家研究所工作,專門研發中國第一代漢字計算機。對于微型計算機的開發,徐小巖可以算得上是我們國家最早的那一批人之一。一次偶然的機會,徐小巖接觸到了因特爾計算機處理器,當時他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可惜國外管控比較嚴,國內也沒有任何的資料可以參考。無奈之下,徐小巖的團隊只能照著說明書進行研究。經過眾人的努力,硬是在計算機處理器中塞入了漢字系統,國家軍用的第一代計算機處理器就此誕生。上世紀90年代,徐小巖成為解放軍通信部部長,47歲時獲得了少將軍銜。2011年,59歲的徐小巖擢升中將。徐向前功勛卓著,徐小巖也沒有令自己的父親和國家失望。
徐向前一生性格耿直,很反感言行不一的人,曾寫下“言之貴在于行,行之貴在于果,大小事皆然”的警語,表明做人、做事的立場。他最厭惡靠阿諛奉承和搞小圈子向上爬的人,這點對徐小巖影響很大?!拔以诳倕⑼ㄐ挪孔隽?年的部長,在我任內成長起來的副師以上的干部就有近百人,但是誰也不會說我有什么圈子,提拔過哪個大家都覺得不應該上的人。我覺得這點還是繼承了老爺子的作風,做事對得起良心?!?/p>
在徐小巖家的客廳中央,掛著一幅徐向前補衣服的油畫?!斑@是父親有一次補衣服被抓拍了下來,之后一位畫家看到照片,專門畫了這幅作品送給父親,我們就一直掛著?!毙煨r告訴記者,“父親愛好很廣泛,通攝影、喜戲曲、會樂器、能縫補、善手工、愛讀書、好書法……他熱愛生活,熱愛家庭和子女,所以我們在他身邊享受到了充分的家庭溫暖”。徐小巖忘不了父親為自己縫扣子?!凹t軍時代,身為總指揮的父親就自己縫補丁。小時候,頑皮的我住校一周回來,扣子總是掉光了,父親就把細線搓成幾股,把扣子縫得相當結實,以至于后來扣子磕掉了一半,另一半還牢牢掛在衣服上?!?/p>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父親還給我們做過木頭的玩具小手槍,還會用撲克牌做望遠鏡。父親還特別喜歡小動物,長征時,他的馬背上就馱著一只猴子……”
徐帥的家風,在每一位后代中都得到了傳承。徐小巖的大姐徐志明后來當了醫生?!皠e人都說,以大姐的資歷,應該安排個領導職務。但直到退休,她還是個普通的醫務工作者。二姐徐魯溪,是我們幾個孩子中最聰明的,她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后,考入中國科學院讀理論物理碩士,是我國第一代研究生。她主持的項目,還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很長一段時間里,二姐一家三口都擠在8平方米的小屋子,后來趕上單位調整住房,父親好一頓‘審問’,‘審’得二姐委屈得差點哭了,直到了解確實是單位正常調房,父親才安下心來。妹妹小濤也是一位平凡的醫務工作者?!?/p>
徐小巖永遠忘不了1990年6月,父親因為肺結核住院治療的那一天?!俺鲩T前,父親無比留戀地望著小院,輕聲說‘這次去,就不回來啦……’此情此景,我一想起來就鼻子發酸?!弊≡汉蟛痪?,徐向前發起了低燒,病情日漸加重。也許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去世前一個月,他在醫院里鄭重地給兒女留下遺言:“我死后,一不搞遺體告別,二不開追悼會,三把骨灰撒在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你們要永遠跟著黨走,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深入研究軍史,喚回“紅軍精神”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泵鞔褡逵⑿?、政治家于謙借一首《石灰吟》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徐小巖說:“父親非常喜歡這首詩,總是用它教育我們從小要清白做人,清白做事?!彪S著年齡的增長,徐小巖似乎越來越能讀懂和體會父親。
在父親等老一輩人簡樸生活的熏陶下,徐小巖一直非常關注軍隊的作風建設。目前,中央和軍委的嚴抓嚴管讓徐小巖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跋裎腋赣H那一代人,怎么可能出現爬山時就封山、不讓其他人走這樣的事情?那是絕對不可以的,不能容忍的。他們那一代革命者是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在斗爭最艱苦的時候是人民群眾養育了紅軍,支持了革命?!?/p>
徐小巖回憶,父親在外地療養時,發現外出有警車開道,非常不高興,說:“我是來休養的,也沒有什么急事,為什么要打擾群眾?”從此再也不許警車開道了。由于交通擁擠,車子有時走得很慢,他之后索性減少了外出。
徐向前平時很喜歡看電影。但他發現,每次去大院看電影,他一進來,全體指戰員都會起立歡迎。他晚到,就推遲播放。于是,他索性偷偷跑到家附近的電影院,等電影開始了,才悄悄地走進去?!八麄兡且淮?,和人民是血濃于水的關系。我想,這也是習近平主席的切身體會,畢竟我們的父輩都是這樣過來的,這也是他血液里的東西?!?/p>
這些年,已經退休的徐小巖一直在深入研究“紅軍精神”,希望盡己所能弘揚紅色文化。他曾深入四川阿壩藏區金川縣考察。紅軍長征時,在那里建立過一年多的蘇維埃政權。讓徐小巖震撼的是,數十年過去了,在當地民眾心中,紅軍依然有著崇高的地位。由于路途遙遠,徐小巖到當地時,天色已晚,但當地藏族老鄉都穿著過節的民族服裝,一直殷切地等著見徐總指揮的后人。
“這么多年過去了,當年支持紅軍創建蘇維埃政權的那批藏民肯定早就不在了,但紅軍的事跡在民眾之間口口相傳,一代代傳播著這種精神?!毙煨r深受感動,他還記得當時在途中遇到塌方,一個當地孩子給家里打電話,說他和紅軍的后代在一起,讓家人放心?!澳欠N信任和感情,值得我們反思。一個政黨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是怎么贏得民心的?紅軍從川陜出去后,條件那么困難,到了當地,藏民覺得他們來了就是真心為民,就這么一條。這些歷史我想記錄下來,這是我還能做的?!?/p>
在徐小巖看來,歷史有多面性,需要研究,也需要百家爭鳴?!澳悴簧钊胙芯?,不講清歷史的真實情況,就不能掌握話語權,就可能使敵對勢力有機可乘。相反,我們好好研究我黨我軍革命的艱辛歷程,才能講清楚我們為什么走上今天這條道路。研究我們犯了哪些錯誤,原因在哪里,才能取信于民?!?/p>
采訪結束時,徐小巖告訴記者:“父親出身黃埔,他們那一代人身教勝于言教。正如黃埔軍校大門上掛著的那副對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句話,今天我們的每一個共產黨干部都應該做到。這也是對父親120周年誕辰的最好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