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黃埔軍校同學會

    2020年第六期

    黃埔機校受訓記

    日期:2021-09-16 15:26:00 來源:《黃埔》雜志 作者:楊大昆
    字號:【小】【中】【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機校是陸軍機械化學校的簡稱,畢業學生發給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裝甲兵科畢業證書,故簡稱黃埔機校。

      1928年,黃埔軍校遷到南京,更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內分為步兵、騎兵、炮兵、工兵、通信兵五科。從1931年起,經當時軍校教育長張治中建議,校長蔣介石批準,1931年在南京丁家橋成立了炮兵學校,1935年9月在南京丁家橋成立通信兵學校,1936年3月在南京丁家橋成立陸軍交通、輜重兵學校(簡稱交輜學校),校長均由蔣介石兼任,通信兵學校和交輜學校的教育長為徐庭瑤。

      1937年抗戰軍興,交輜學校遷到長沙。1938年6月,交輜學校分為陸軍機械化學校和輜重兵學校,蔣介石兼校長,徐庭瑤任機械化學校教育長。

      尋求報國之門

      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我13歲,在湖北武昌讀小學6年級,常常在日本飛機的轟炸下上學。1938年上半年,日本飛機頻繁轟炸武漢,小學只好提前放假,我們高小畢業班提前畢業。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妹妹逃離武漢,到長江邊上一個叫做新堤的市鎮,躲避日本飛機的轟炸。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逼近武漢,我家逃到重慶。日軍占領武漢后,飛機從漢口起飛頻繁轟炸重慶,我家只好又逃離重慶。這一段在日機轟炸下輾轉逃生的經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1942年,我在成都考慮報考學校,首先就想考空軍,以報日機轟炸之仇??哲姍z查身體很嚴格,第一次體檢,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報考者被淘汰,我有幸可以參加第二次檢查,心里報著希望。但是在第二次檢查中,我被淘汰了。

      考空軍不行就考陸軍。我和幾個同學來到成都北校場中央軍校大門口,看見一副醒目的大字對聯掛在大門兩邊。上聯是升官發財請走別路,下聯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我們問學校是否招生,被告知現在不招生,讓我們去看招生廣告。

      1942年6月22日成都《中央日報》第一版刊有一則《陸軍機械化學校招生廣告》,據招生負責人沈文少校(黃埔10期)介紹,這個學校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栖娦?。我報名經考試和檢查身體,榜上有名。1942年7月,我離開成都,到湖南西部的洪江去上學。

      當時緬甸被日軍占領,抗戰后方缺少汽油,我們從成都坐木船到重慶,在重慶會合考取的同學到貴陽,在貴陽乘上木炭發動的汽車。說是木炭汽車,實際燒的是木柴。清晨,司機助手把劈成小塊的木柴加入鍋爐,點燃木柴后,拼命搖動鼓風機,一時濃煙滾滾,濃煙散盡,木柴變成木炭,產生的煤氣將汽車發動。當時的西南公路是土石路,彎急坡陡,路旁常有危險標志,路旁山溝里有翻下去的汽車殘骸。我們乘的木炭汽車動力不足,爬坡困難,司機助手趕快拿三角木來墊后車輪,以免汽車倒退墜入山溝,此時司機就叫我們下來推車。從成都出發,經重慶、貴陽到湘西洪江,前后走了20多天。

      陸軍機械化學校概況

      到了學校,我就找老學長了解情況。根據抗戰形勢需要,1938年冬,機校從長沙遷往廣西柳州大橋村;1940年8月,機校從柳州遷到湖南洪江寨頭村。

      機校的學生隊長、各科教官多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學長,聽老學長們介紹,以前的學員隊長曾是杜聿明,黃埔1期;機校17期的學生隊長是洪志強,黃埔8期;我們19期的隊長皮天鐸少校是黃埔11期。入伍時我編入第2區隊第4班,區隊長兼4班班長趙際昌中尉,黃埔13期,1944年任中國駐印戰車第1營第1連連長,在戰斗中立過功。

      我們學生隊早晚點名都要唱黃埔軍校校歌,除遵循黃埔軍??偫韺O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校訓“親愛精誠”外,教育長徐庭瑤補充的機校校訓是“精益求精,實事求是”,以勉勵學生按精益求精和實事求是的精神來掌握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箲鹌陂g為了對外保密,就用機校校訓中的“精是”二字作為校名。我們到校后給家中寫信,地址就寫“湖南洪江精是學校第二十四號信箱”。

      門類齊全的培訓班隊

      為了培訓機械化部隊各級作戰指揮官和后勤保障技術人員(技術軍官),機校以學生隊為主,根據需要開辦了以下學生隊和培訓班:

      1.戰車學生隊:招收高中畢業學生,學制3年。(入伍期滿,我被編入戰車學生隊。)

      2.技術學生隊:招收高中畢業學生,學制3年。

      3.甲級學員隊:又稱戰車軍官班,由部隊選派年輕精壯之連、排長級軍官,送入機校,訓練6個月,學習駕駛汽車和戰車(坦克車)技術以及機械常識,根據需要不定期開辦。

      4.技術學員隊:招收國內各大專院校工學院機械系和電機系三四年級學生,錄取后,受訓6個月(3個月軍事訓練,3個月技術訓練),不定期,共舉辦5期。

      5.保管學生隊:由于機械化部隊油料、配件、彈藥和裝備等物資保管復雜,專門開辦了2期保管學生隊,訓練保管人員(軍官)。

      6.將校班:當時機械化部隊主要是配屬步兵作戰,常要受步兵指揮官的指揮。因此抽調有可能配合作戰的步兵將校級軍官來學習機械化部隊指揮戰術是十分必要的。另外,機械化部隊的將校級指揮官,也分批到機校輪訓。將校班先后舉辦過多期,學期半年或一年。

      7.自動車工程學院:技術學生隊畢業后再進工程學院學習一年半,共計四年半。1948年,自動車工程學院并入兵工工程學院,成為該院戰車工程系。院長何緒贊隨機校自動車工程學院調至兵工工程學院,任兵工學院院長。兵工工程學院遷臺后,和海軍機校合并,改稱中正理工學院,戰車系改稱車輛系。

      8.練習團(學兵團):當時裝甲部隊的坦克乘員(駕駛員,射擊手,車長等)主要由機校練習團招收中學生訓練后提供。這是教育長徐庭瑤考察歐美坦克部隊后,結合中國情況采取的措施。因當時汽油全靠進口,訓練士兵容易損壞車輛,坦克乘員在機校接受基本訓練,到部隊后很快就可熟練操作。

      另外,練習團負責保管汽車、坦克和各種裝備,配合學生實習和演習。在湖南洪江時期(1940年8月至1944年底),練習團有T–26B型蘇式坦克5輛,意大利的菲亞特超輕型坦克和英國威克斯輕型坦克十幾輛,汽車數十輛。

      9.駐印戰車訓練班:1943年5月,中國駐印軍和美軍在印度蘭姆伽聯合成立戰車訓練基地,中國政府命名為“陸軍機械化學校駐印戰車訓練班”,班主任蔡宗廉少將(原為國民黨機械化司司長)。美方命名為“美國駐印戰車學?!?,校長奔森上校。訓練班培訓的人員組成戰車營在打通滇緬公路時作出了貢獻。其中黃埔16期的陳惟楚(田申)是該培訓班學員之一。

      入校還要經教育長面試

      我們到校后,招生負責人安排我們到校內各處參觀。我們看到在洪江與安江之間,綿亙幾十里地帶都是機校的校區,校內各單位按防空要求分散布置在湘西丘陵的山凹內,校本部設在寨頭村向氏宗祠。

      和一般部隊、學校不同,機校有車輛、武器、彈藥、油料、補給品,有用于教學的實習工廠、機械工廠、大修工廠、小修工廠、坦克教練場、運動場、汽車駕駛教練場、打靶場等。

      我們經考試錄取,離開成都來到湖南洪江入校,沒有想到還要過一關,即每個學生都要經教育長徐庭瑤親自面試合格,才能入校。徐庭瑤在歐美考察10個月,英語有相當水平。他面試學生時,旁邊坐著兩個教授,當面叫受試學生讀一段英文,接著再口譯為漢語。如果教授點頭,徐庭瑤劃圈就算通過。其實他主要是聽學員口齒是否清楚,看學員五官是否端正,他是以培養軍隊的高級指揮官和高級技術人員的要求來面試的。因為事先已經過嚴格的身體檢查和筆試,多數學生都能通過。秦宏略同學(黃埔19期)當時未滿18歲,面試時教育長見他個子瘦小,認為不合格,反復詢問,又查他的考試成績,發現成績很好,考慮到他在安徽考取后,步行2000公里走到洪江,又和教授商量,一個學生面試了一個小時,才勉強收入學生隊。沒有想到這個學生后來成績優秀,表現突出。

      難忘的入伍訓練

      機校學生均須經入伍訓練,在此階段,使學生接受軍人的生活訓練和精神教育,將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千錘百煉,改變其個人氣質和行為準則,打造成一名合格的軍人。入伍期間,除軍事訓練外,還有勞動鍛煉。我們的主要勞動是開墾山地。偌大的教練場,就是學生們披荊斬棘,用鐵鍬、十字鎬挖出來的。我們19期入伍生隊的駐地村名“倒水沖”,至寨頭校部約沿山公路3公里的路程,這沿山公路就是我們入伍時開山修建的。每個人的手掌都起了厚厚的繭或泡,剝了一層又是一層。入伍的生活給每個學生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終生難忘。經過入伍和勞動鍛煉,學生們都有了健壯的體魄??箲鹌陂g經濟困難,入校學生第一年享下士待遇,每日糧食定量32市兩,舊制16兩為一市斤,32兩即為一公斤。每天一公斤糧食是不少的,但入伍生勞動量大,老覺得吃不飽。后來,教育長徐庭瑤在軍事學校中采用部分民主管理的辦法,每月選出兩名學生擔任伙食委員。我當過一個月伙食委員,把領來的糙米拿去加工,米糠用來養豬。我每天和炊事員一同去買菜,改善伙食。入伍期滿檢查身體,學生的體重一般增加10公斤以上,十分結實。

      裝甲兵科的本科教育

      入伍期滿后,戰車學生隊和技術學生隊分班上課(英語課仍在一起上),我編入戰車學生隊。首先要打好軍校步科的基礎,從步兵操典開始,把軍校步科的內容通學一遍。在學習步兵武器時,我們每人有一支中正式步槍,子彈10發,還要學沖鋒槍、捷克式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八二迫擊炮等。都要弄懂原理,能拆能裝,還要進行實彈射擊。我在拆炮彈信管時不慎發生爆炸,左手3個手指短了一半,成了一輩子的標志。當時隊長皮天鐸把我送到醫院,還派兩個同學輪流在醫院看護,我們因此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軍校步科基礎打好后,開始學習裝甲兵科專業課程,主要有汽車原理、汽車駕駛、汽車修理和故障排除、戰車(坦克)駕駛和故障排除、戰車戰術、戰車通信等。

      戰車班在校學習3年,畢業后分配到裝甲部隊任少尉戰車軍官。1944年8月,黃埔19期戰車班提前畢業,大部分同學分派去中國駐印軍,到昆明后又被派到青年軍207師擔任排長,帶領新參軍的大中學生去印度,接受中國駐印戰車訓練班的戰車和汽車訓練,打通滇緬路后回國。我被分配留校擔任黃埔21期學生入伍的教育班長??谷諔馉巹倮?,我離開機校,被分配到北平國民黨軍裝甲炮兵團第2營,駐地在北平西郊公主墳,參加接收日軍在華北的裝甲部隊。

      1944年底,機校遷到四川潼南雙江鎮??谷諔馉巹倮?,機校遷到徐州,改名為陸軍裝甲兵學校,1949年遷至臺灣。

    相關新聞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