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2013年第三期  > 正文

    我珍藏的中央警校甲級警官訓練班同學錄

    日期:2013-05-01 09:02 來源:《黃埔》 作者:單補生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筆者收藏一冊《中央警官學校甲級警官訓練班第一期同學錄》(以下簡稱本錄),民國卅六年(1947)出版,縱27厘米,橫19厘米,紙質精裝,紫色漆布封衣,品相甚佳。封面居中印于右任題“中央警官學校甲級警官訓練班第一期同學錄”燙金字。內頁有:1.序言、題詞;2.總理遺囑、校長肖像;3.校訓、?;?、校旗、校歌;4.長官、教授、教官、職員肖像;5.生活剪影;6.本總隊同學近照(1500幀);7.本總隊同學通訊錄;計328頁。

      有友人知筆者以收藏黃埔為專題,見筆者收購本錄感到奇怪,誤以為又轉型收藏警察專題,隨試問:“中央警校與黃埔軍校有關嗎?”要探討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向其解答:

      一、黃埔軍校曾開辦過憲警班。黃埔校史記載,北伐完成全國統一,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出于“亟須建設,惟欲從事建設,必須有良好憲警,以維持治安”的思考,于1930年夏設立憲警教導隊,培植干部人才,以為改良憲警之準備,委溫應星為總隊長,編成學員、軍士、學兵3個大隊,畢業期限為6個月。是年冬,該隊第一屆學員生畢業即分發京內外實習時,蔣介石為提高憲警教育起見,特令該隊停招第二期學生,改由本校(黃埔軍校)接辦。并于是年12月2日命令本校附設憲警班,本校奉令后即令派溫應星負責籌備憲警班,先后經二月之久,始組成立。1931年3月令委溫應星為憲警班主任,同時,并發出通告招生,其投考資格:(一)特準與考者;(二)黃埔畢業后志愿學習憲警者。先后經三次考試之結果,合格者計高級班857名,特準與考及黃埔畢業錄取者448名,共1305名。該班警察組學科之主要課目為警察學、警察勤務、警察法令、違警罰法、行政警察、司法警察、國際警察、偵探學。補助課目為指紋學、戶籍法、地方自治、統計學。1932年2月學員經畢業考試后,均分發于各省政府各師及其他機關服務。

      二、抗戰勝利后,蔣介石訓示:“如果今后全國行政如經濟、交通、教育、水利、農林、警察各階層都能用軍官總隊隊員(即復員軍官)來負責主持,必能發揮更大效果?!彪紡蛦T軍官(少校、上尉)1500人,轉業去中央警官學校(南京)甲級警官班第一期受訓,為期一年。畢業后,分發各省府機關、警察局、保安警察總隊服務(北平市二百余名)。北平保安警察總隊下轄6個大隊,每大隊轄3個中隊,每中隊轄3個分隊,總隊人數約2500人;總隊部設在鼓樓帽兒胡同。筆者父親單培新(黃埔十六期)被委任第六大隊第十七中隊少校中隊長,負責前門、崇文門(含東單臨時機場)、東便門三地警務,中隊部設東單蘇州胡同;后來父親隨傅作義將軍起義。經統計,本錄學員中出身為黃埔畢業生的最多,占總人數百分之八十五強,約1200余名。另外,自總隊長至各隊長多數出身黃埔,如總隊長陳孝強(黃埔二期);隊長中有余蘭陔(洛陽分校一期)、丁文(黃埔十期)、李沛(黃埔高教班七期)、黃紹琦(黃埔十一期)、何維新(黃埔八期)、胡英(黃埔五期)、王仲平(黃埔高教班十一期)等。顯而易見,此時中央警校甲級警官訓練班與黃埔軍校已結下不解之緣,黃埔系在警界不斷延深壯大,所以本錄也是研究黃埔校史的珍貴資料。

      中央警官學校簡史

      一、本校之前身及改組成立經過

      民國六年,內務部警政司長王揚濱,根據民國元年《專設警校統一教育》之計劃,建議設立警官高等學校。2月奉準成立,是為我國警官教育之始,亦即為本校之前身,校址在北平東城北新橋。自成立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止,歷廿年計辦正科29個班、???個班,共23期畢業者三千余人,分布全國。但自北伐以后,各省民政廳下多設警官學?;蚓儆柧毸?,如蘇、浙、贛、閩、豫、鄂、陜、魯、晉、粵、桂、滇、遼、吉等十余省,雖然培養甚多警察干部,而教育紛歧、程度各殊,對警政警教之配合建立,仍無整個計劃。自1934年1月,陳又新接掌警高后,請求南遷,于3月由北平遷南京清涼山,并由內政部組設建校委員會,擇定中山門外馬群鎮五棵松為校址與建校舍,于1936年4月14日奠基,同月16日陳又新調任師長,由李士珍接任校長。李氏鑒于發展中國警政,不能沒有統一健全規模宏大之警官學校,以造就警察干部,遂向委座及內政部建議,仿照中央軍官學校與中央政治學校之例,將警官高等學校改為中央警官學校,擬就組織規程草案,于8月4日呈經行政院二七八次會議通過,并公推委座府兼校長,李士珍為教育長。同年9月1日在馬群新校改組成立,并將警高之第廿二、三兩期改為第一、二期。中央警校就此誕生。肇始同時內政部為謀警察教育之統一,通令各省警官學校及訓練所一律停辦,并將浙江警官學校歸并本校,其歸并之學生編為第三期。本校規模乃日形擴大,而全國警察教育漸趨于統一,此即由前身警高改組成立本校之歷程,在此歷程中足資注意與紀念者,計有四點:

      1.由普通警察教育進階為警官教育。

      2.由學制紛歧趨向一致。

      3.王揚濱辭司長職,轉任警高教務長及代理校長,其學問淵博、道德崇高、勤懇誨人,廿年如一日至本校成立。次年西遷途中積勞病歿于漢皋,其終身從事警察教育,值得敬佩與紀念。

      4.警校由北平遷南京,乃陳又新之力,使本校得以逐漸發展,此亦一重要之關鍵。

      二、本校西遷及擴充訓練

      本校自1936年改組成立后,校長蔣介石決心裁團改警,乃由校根據擴充計劃增設校舍,預定每年訓練四、五千人,三年內訓練保安警察干部二萬人,一切籌備已具規模,嗣以抗戰發生,情殊勢異。1937年11月首都告急,本校隨國府西遷重慶市,擇定南岸彈子石日租界童家花園為校舍,添建了大禮堂、操場、教室等,各期學生五百人亦繼續到渝加緊訓練,弦誦不輟,并招收第五期新生五百人,較之在南京時增加了一倍。至1939年7月第四期畢業時,校長蔣介石親臨主持典禮,視察訓勉,并親書“警政奠基”四字。

      為適應實際需要乃擴充班次,先在本校成立警官班,調訓各省現任警官。1940年復成立西北警官訓練班于西安,俾就近調訓西北各省現任警官。1941年又成立東南警官訓練班于湖南耒陽,俾就近調訓東南各省現任警官。復以英美宣布放棄不平等條約,呈準成立外事警官班,斯時本校各期班暨西北、東南兩警官班,共有學員生2500人,較在南京時增加五倍以上。

      1943年,教育長李士珍又草擬五年建警計劃,于4月24日蔣校長蒞校時面呈,蔣核批“此計劃可用,速擬預算呈核”。及至國府改組成立,蔣介石對建警問題至為重視,復將前項計劃詳加批示,特別提示“須培養各省獨當萬面之高級干部”,乃于1944年1月成立警政高等研究班,并奉準派遣品學優良之各期畢業生赴歐美留學精研警政。首批7人返國后均服務于京滬各警察機關中。

      1944年9月,為順應時機擴大訓練,奉準將西北警官班改為第一分校,東南警官班改為第二分校,新疆成立第三分校,各分校均于1945年1月分別改組成立,招訓正科學生及繼續調訓現任警官;嗣因抗戰行將結束,更舉辦東北、臺灣兩警察干部講習班,以儲備收復東北、臺灣警察干部。為革新警察勤務,提高警察素質起見,呈準將警士改為警員。3月,又奉準設立初級警察干部訓練班,以儲備收復區之大量警察。初級干部計招訓學生3000人,分別在重慶本校及第一、二分校各訓練一個總隊,以配備于各都市及重要城鎮,是時本校及各分校之學生總數在6000人以上,較在南京時為十余倍矣。

      三、抗戰勝利后之擴訓情形

      日寇投降后,為配合協助各省市接收事宜,乃將已畢業及在校學員分派各地服務、協助接收,教職員亦多數派往各省市擔任警政工作。旋本校奉命遷回南京,并增設第四分校于重慶、第五分校于北平、第六分校于沈陽。國家外患即平,民國政府感到建國必先建警,于是有整軍建警之計劃。

      本校乃奉命辦理復員軍官轉警(達四萬人)訓練事宜甄選:1.將級軍官轉入警政高等研究班;2.上中校級軍官轉入警政講習班;3.少校以下級軍官轉入甲、乙級警官班;分別在本、分各校實施專門之警察教育,以應國家需要。

      合計本校自改組成立以來,各期班畢業之研究員、學員共計一萬數千余人。正在校受訓與即將畢業者,除復員軍官轉警各班次外,尚有本校及各分校正科十八、十九、二十期及教育班、外事班、監獄班等,總共人數在一萬五千人以上。

      中央警官學校本、分校主官均由黃埔師生擔任:南京本校校長蔣中正(黃埔軍校校長),教育長李士珍(黃埔二期),政治部主任駱德榮(黃埔三期),總隊長陳孝強(黃埔二期),政訓室主任萬象春(黃埔七期);西安的一分校主任楊俊奇(黃埔三期),廣州的二分校主任陳玉輝(黃埔二期),新疆的三分校主任胡國振(黃埔四期);重慶的四分校主任余錦源(黃埔三期);北平的五分校主任劉誠之(黃埔六期);長春的六分校主任劉璠(黃埔一期)。

      1946年12月,第一、三分校歸并改為第一分校,并遷設蘭州以適應西北之需要。原迪化第三分校番號取消,而將重慶第四分校改為第三分校,北平第五分校改為第四分校,沈陽第六分校改為第五分校。各分校遷改完成后,繼續進行訓練。

       

    相關新聞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