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2017年第四期  > 正文

    經歷抗戰勝利之夜的黃埔詩人

    日期:2017-07-01 15:58 來源:《黃埔》雜志 作者:李石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我敬仰的黃埔前輩同時也是黃埔作家、詩人孫寶禮老先生離開我已經6年多了,無論在北京黃埔軍校同學會還是原宣武區作家圈子里,他都是一位特別受尊敬的老人。孫老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尊敬,不僅因為他的文筆很好,還因為他不顧高齡,積極參加原宣武作家協會的各項活動。
      孫寶禮先生1942年11月畢業于黃埔軍校七分校第17期13總隊步科,畢業后,他即奮勇參加抗戰。他也是1948年12月跟隨傅作義在北京和平起義的有功人員。
      孫寶禮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黨員、北京黃埔軍校同學會會員、北京宣武區作家協會會員,曾在《黃埔》《北京黃埔》《文化宣南》《北京民革》等多家報刊上發表過文章和詩歌。被譽為著名的黃埔作家和詩人。
      令我記憶最深的是他在抗戰勝利之夜,即興寫出的兩首《難忘的狂歡之夜》,今天還珍藏在我的電腦里,讀起來仍感覺振奮:
      難忘的狂歡之夜
     ?。ㄒ唬?/div>
      空中電波喜訊傳,
      倭寇投降搖尾憐。
      八載抗戰終獲勝,
      億萬軍民盡歡顏。
     ?。ǘ?/div>
      八月十日電波傳,
      倭寇投降軍旗翻。
      八年抗戰我得勝,
      萬眾歡呼驚破天。
      1945年8月10日晚
      關于這兩首詩背后的故事,孫老先生每逢抗戰勝利的紀念日,都會繪聲繪色講給我聽。他說:“那是1945年8月10日的晚上,我和楊基慶同學在重慶大坪軍委會干部訓練團的禮堂里聆聽金典戎先生的演講。金典戎先生是一位卓越的軍事教育理論家。他的演講十分風趣,其中還不時插上幾段京劇唱腔,真是妙趣橫生。那天,禮堂里坐滿了人。金典戎先生正在講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扔原子彈對戰局形勢的影響,大家正聽得津津有味,突然,禮堂里一陣騷動、大家都竊竊私語傳遞著什么消息。原來,是從外邊廣播里傳來的天大的好消息:日本天皇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及開羅宣言,通過中立國瑞士向同盟國投降了!”
      “這真是驚天動地的大好消息,中國長達8年零1月之久的抗日戰爭終于以我們的勝利而告終?!毡竟碜油督盗?!’大家奔走相告、欣喜若狂。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校門、廠門,走向大街小巷狂歡慶賀,連支援過中國抗戰的外國人也紛紛走向街頭向我們祝賀勝利!大街上不分男女老幼,互相擁抱,互相慶祝,大家高喊:‘中國勝利了!’‘日本投降了!’”
      “當時,在重慶市的西路口、觀音巖、七星崗等熱鬧街口都擠滿了狂歡的人群,大家揮舞著彩旗,蹦呀!跳呀!唱呀!一時間鞭炮齊鳴、禮花怒放!全重慶人民都沉浸在歡慶勝利的海洋之中!相信那一天所有的中國人在聽到日本投降的消息,都會欣喜若狂!”
      孫老這段“難忘的狂歡之夜”與兩首詩作雖然我已經聽過多次,但每次聽他講起都感到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
      孫老在北京城建六公司工作直到退休。改革開放后的1984年,北京市成立了北京黃埔軍校同學會,他就積極入會成了會員。我1990年12月加入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后被分配到當時的宣武區工委第二支部,與孫寶禮老先生結識并成為好友。1999年,我們又一同加入當時的宣武區作家協會,后得知,他與我父親一樣都是在1948年12月在北京和平起義的。
      孫老努力“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興中華”,為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貢獻余熱。他老人家不顧高齡、多病,憑借自己的文學造詣和作家身份,利用廣泛的社會關系,為海峽兩岸的相互理解和溝通,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做了大量工作,撰寫了大量文章,為海峽兩岸的交流交往,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9年1月18日,民革北京市委召開紀念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原主席何魯麗,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部長牛有成,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北京市委會主委傅惠民,民革中央原副主席劉民復等百余人參加。記得那天,90歲高齡的孫寶禮作為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起義軍人的代表發言。雖然由于發言稿字體打印得太小,他念時有些吃力,但他仍然激動萬分地講述當年的情景。他在發言中說:“我是1949年在北平旗壇寺陸軍軍官學校參加起義的。當時軍管會發布了這一消息后,現場掌聲雷動,大家歡呼雀躍?!币瓞F場的熱烈掌聲!孫老發言的結尾說:“我們今天紀念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是要站在新的更高的歷史起點上,繼承和發揚我們民革的優良傳統,富有成效地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推動首都科學發展,為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迸c會者聽了孫老的講話,紛紛表示要牢記傅作義、鄧寶珊、孫老等這批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貢獻的愛國將士,盡己所能為首都的建設出力。
      那天,孫老與多名那段歷史的親歷者及后代代表一起,追憶往昔崢嶸歲月,暢述新北京的未來。會后,孫老與傅作義之孫傅川、鄧寶珊之女鄧引引、民革北京市委名譽主委張廉云及當年參加北平和平解放的起義人員及親屬合影留念,只可惜我那天沒帶照相機,許多動人的場面沒有拍攝下來。
      記得那天送的紀念品是一個帶有北京和平解放照片的有機玻璃材質工藝品,上面刻有1949年2月22日毛澤東在西柏坡會見傅作義、鄧寶珊時,稱贊他們的那十個字:“和平解放北平,功勞很大?!边@件紀念品不但濃縮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歷史,同時代表著今天的人們依然牢記國民黨內有識之士和愛國將領為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做出的重要貢獻。
      孫老雖已經駕鶴西去,但他早年參加抗戰、參與北平和平解放的經歷,晚年繼續發揚黃埔精神,為首都文化發展,為促進祖國統一做出的貢獻,令人難以忘懷。孫寶禮老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短短30年,彈指一揮間,在我們身邊發生太多太大的變化。相信我們的未來必定是繁花似錦、光輝燦爛……中華民族的復興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日子指日可待?!?/div>

    相關新聞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