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臺灣地區相關機構  > 正文

    屏東縣

    日期:2010-01-06 09:27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屏東縣位于臺灣最南端,也是臺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屏東縣境內的墾丁國家”公園是臺灣第一座“國家”公園,同時也是極富盛名的觀光景點。屏東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黑珍珠蓮霧黑鮪魚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屏東縣面積大約有二千七百多平方公里,極東為霧臺鄉雄峰山頂,極西為琉球嶼西端,極南為恒春鎮七星巖南端,最北為高樹鄉舊寮北端,而東邊以中央山脈臺東縣為界,西邊瀕臨臺灣海峽,北接高屏溪上游和高雄為界。

     

    屏東縣
      Image:Pingtung_County_seal.png
      縣徽
    縣長 黃啟鴻
    簡稱 屏、屏東、屏縣
    格言 遠見行動簡歷幸福屏東
    行政區類別
    設立始年 1950年
    縣府所在地 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政府網站 屏東縣政府
    縣花 南美紫茉莉
    縣樹 椰子樹
    電話區號 08
    總面積 2775.6003平方公里
    (臺灣的第5位)
       
    總人口 882,601人 (2009/8)
    (臺灣的第15位)
       
    人口密度 317.99人/平方公里
    (臺灣的第15位)
     毗鄰 高雄縣 臺東縣
       
     Image:Pingtung_location.jpg 
    屏東縣在臺灣的位置
    地理
    經度 東經120.60度
    緯度 北緯22.52度
    東西寬度 56公里
    南北長度 110公里
    總面積 2775.6003平方公里
    海拔高程 最高:3092米(北大武山)
    氣候
    氣候類型 副熱帶季風氣候
    年平均溫 25.0℃
     - 最高月均溫 28.3℃
     - 最低月均溫 20.6℃

     

    歷史沿革

     

    屏東縣與高雄縣,在明鄭時期屬于萬年州,清治時期則稱為鳳山縣。屏東縣開發甚晚,早期是罪人流放的地帶。最初,只有今日車城附近的統埔村與保力村,在1664鄭經大力推行屯田之制,而有少許士兵及廣東客家族民揚、張、鄭、古等四姓人家前來拓墾??h內最大都市屏東市舊名阿猴、阿緱,原本為一平埔族聚落,因在半屏山之東,日據時期改稱屏東。約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始有漢人在附近建立村落并進行開墾,第一批漢人拓荒者是福建海澄縣民,鳳山縣置下淡水巡檢分署于此,雍正十二年(1734屏東平原大部分開墾完成;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屏東市由村落發展為粗具親模的市街;道光十六年(1836),官民合力廷筑城壘,共有東西南北四城門,至此屏東市街建筑全部完成。

     

    1945年10月臺灣正式歸還中國。國民黨政府接管臺灣,考慮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將日本統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并將日本統治時期的11市改為9省轄市、2縣轄市。其中:屏東市管轄區域:東為屏東市北區海豐,位于東經120°31′20″;西為南區頭前溪,位于東經120°26′23″;南為南區大湖,位于北緯22°37′0″;北為北區海豐,位于北緯22°42′39″。本市四周東鄰長興、麟洛二鄉,西及西北以下淡水溪與高雄縣大寮、大樹為界,南接萬丹鄉,北鄰九塊鄉。面積為214.0570平方千米,人口58105人。管轄東、中、南、北四區。市政府設于屏東市中區。

     

    1946年4月,將高雄縣屏東區的長興、九塊二鄉,及鹽埔鄉的下倉村劃歸屏東市,改為長興區、九如區;高雄縣東港區的萬丹鄉劃歸屏東市,改為萬丹區。1946年5月6日,屏東區(當時屬高雄縣)駐地由屏東市遷往里港鄉。1950年3月24日,新園鄉(當時屬高雄縣)分出崁頂鄉。1950年10月1日,長興鄉改稱為長治鄉,九塊鄉改稱為九如鄉。

     

    1950臺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高雄縣合屏東市,分為高雄、屏東二縣。屏東縣轄屏東市及潮州、屏東、東港、恒春4區,計1市(7區)27鄉鎮,433553人,2775.6003平方千米??h政府設于屏東市?!∑翓|縣:管轄屏東市及潮州、東港、恒春3鎮,暨萬丹、九如、長治、里港、鹽埔、高樹、萬巒、內埔、竹田、新埤、枋寮、新園、崁頂、林邊、佳冬、琉球、車城、滿州、枋山、三地、霧臺、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等27鄉。本縣東為霧臺鄉雄峰山頂,位于東經120°54′39″;西為琉球鄉琉球嶼西端,位于東經120°20′15″;南為恒春鎮七星巖南端,位于北緯21°45′25″;北為高樹鄉舊寮北端,位于北緯22°53′45″。本縣以中央山脈與臺東縣為界,西臨臺灣海峽,南毗巴士海峽,北接高屏溪上溪與臺東縣為界。附屬島嶼有:小琉球嶼及七星巖。

     

    1951年3月,由林邊鄉分設溪州鄉;4月,由長治鄉分設麟洛鄉。1956年5月1日,溪州鄉更名為南州鄉。1992年5月1日,三地鄉更名為三地門鄉。

     

    行政區劃

     

    屏東縣是個富裕的魚米之鄉,民風純樸、物產豐富。屏東早期是原住民平埔西拉雅族居住的地方,當時地名原本稱為阿猴或阿猴社,后來才改名屏東。在明朝鄭成功治理臺灣期間,阿猴社一帶是屬于萬年縣管轄,后來又改為隸屬萬年州,當時鄭成功曾派兵開墾到瑯嶠(今恒春)一帶,并將這些區域分為八個平地社和三地社,這些區域包括了今日的里港鄉、屏東市、萬丹鄉、新園鄉、林邊鄉、乃至車城、恒春一帶,都在今日屏東縣內。一直到清康熙年間才將阿猴城改為隸屬于鳳山縣管轄,清同治年間,因為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侵犯臺灣,清政府才重視臺灣的海防事務,派沈葆楨到瑯嶠設海防,隔年在臺灣最南端設立恒春縣,將率芒溪(今春日)以南規劃恒春縣,這個時期等于將屏東分割成二部分,率芒溪以北屬于鳳山縣,以南屬于恒春縣。日本領有臺灣以后,改隸屬臺南縣,屏東縣則分別屬于鳳山和恒春兩支廳,1896年改為鳳山縣,1898年又歸屬臺南縣,并在今屏東縣境內設阿猴、潮州、東港、恒春等四個辦務署,1901年,改為阿猴及恒春兩廳,1909年合并為阿猴廳,到這時期屏東縣才算復合完整。1920年,改隸屬高雄州,屏東縣境內設屏東、潮州、東港、恒春四郡,1933年除了四郡以外,將屏東街改為屏東市。戰后,屏東市升為省轄市,一直到1950年降格為縣轄市。目前,屏東縣計有一縣轄市、三鎮,及二十九鄉。

     

    1屏東市。

     

    3潮州鎮、東港鎮、恒春鎮。

     

    29萬丹鄉、長治鄉、麟洛鄉、九如鄉、里港鄉、鹽埔鄉、高樹鄉、萬巒鄉、內埔鄉、竹田鄉、新埤鄉、枋寮鄉、新園鄉、崁頂鄉、林邊鄉、南州鄉、佳冬鄉、琉球鄉、車城鄉、滿州鄉、枋山鄉、霧臺鄉、瑪家鄉、泰武鄉、來義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三地門鄉。

     

    教育

     

        大專院校:“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私立大仁科技大學、“國立”屏東殺工業技術學院、私立永達技術學院、私立美和技術學院、私立高鳳技術學院、慈惠醫護管理??茖W校

     

        高中職類學校:“國立”屏東高級中學、“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國立”潮州高級中學、“國立”屏北高級中學、私立陸興高級中學、私立美和高級中學、私立新基高級中學、私立屏榮高級中學、縣立大同高級中學、縣立枋寮高級中學、縣立來義高級中學、“國立”屏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東港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國立恒春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立”內埔高級農工職業學校、“國立”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私立民生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私立華洲高級工業家事職業學校、私立日新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私立志成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等。

     

    旅游

     

        景區:墾丁“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茂林“國家”風景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森林游樂區、四重溪溫泉、牡丹水庫、恒春古城、南仁湖、佳樂水風景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砂島貝殼砂展示館、南灣、鵝鑾鼻燈塔、石門古戰場、三地門。

     

        古跡:恒春古城、魯凱族好茶舊社、下淡水溪鐵橋、蕭家古厝、六堆天后宮、屏東書院、萬金天主教堂、阿猴城門(朝陽門)、茄冬西隘門、新北勢莊東柵門、建功莊東柵門、石頭營圣跡亭、佳冬楊氏宗祠、宗圣公祠、九如三山國王廟、崇蘭蕭氏家廟、朝林宮、北勢寮保安宮。

     

    歷任縣長列表

     

    任次

    姓名

    黨籍

    任職期  間

    1

    張山鐘

    中國國民黨

    194806月02195206月01

    2

    林石城

    中國國民黨

    195206月02195606月01

    3

    林石城

    中國國民黨

    195606月02196006月01

    4

    李世昌

    中國國民黨

    196006月02196406月01

    5

    張豐緒

    中國國民黨

    196406月02196806月01

    6

    張豐緒

    中國國民黨

    196806月02197206月01

    7

    柯文福

    中國國民黨

    197302月01197712月20

    8

    柯文福

    中國國民黨

    197702月01198112月20

    9

    邱連輝

    無黨籍

    198112月21198512月20

    10

    施孟雄

    中國國民黨

    198512月21198912月19

    11

    蘇貞昌

    民主進步黨

    198912月20199312月19

    12

    伍澤元

    中國國民黨

    199312月20199712月19

    13

    蘇嘉全

    民主進步黨

    199712月20200112月19

    14

    蘇嘉全

    民主進步黨

    200112月20200404月08

    代理

    吳應文

    民主進步黨

    200404月09200512月19

    15

    曹啟鴻

    民主進步黨

    200512月20200912月19

    16

    曹啟鴻

    民主進步黨

    200912月20201312月19

     

    相關新聞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