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灣研究院沿革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的前身,是1989年5月成立的北京聯合大學文法學院(后合并為“應用文理學院”)臺灣研究室、2000年12月成立的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所。2005年4月,為適應兩岸關系形勢發展的需要,在國臺辦及北京市臺辦、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校黨委作出決定,臺灣研究所撤所建院,成為繼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之后,在全國高校中成立的第二家臺灣研究院。
17年來,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機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僅見證了海峽兩岸關系曲折發展的進程,同時也記錄了北京聯合大學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
二、科研成果、對外交流與社會服務
經過10多年來的努力,目前,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已發展成為北京市的涉臺調研基地、市屬市管高?!皩W術創新團隊”和國臺辦的重點咨詢單位之一。
在過去的幾年中,臺灣研究院(所)承擔了國臺辦、市臺辦及其他部委委托的涉臺調研課題20多項,完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課題,其中包括: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臺灣島內政治板塊變化趨勢研究、兩岸關系現狀及發展走勢研究、兩岸經貿交流與祖國統一辯證關系研究等。其中有多項成果受到國臺辦、市臺辦的表彰,不少政策與對策建議被中央有關部門采納。
臺灣研究院的研究特色是“臺獨與民進黨研究”。院長徐博東教授作為海峽兩岸學術界公認的民進黨研究專家,應聘為國臺辦專家組成員,經常應邀出席國臺辦召開的各種內部咨詢會議,為中央對臺工作獻計獻策。
近幾年來,為配合中央對臺工作,臺灣研究院(所)有針對性地舉辦了30多場次規模不等的學術研討會和座談會,接待了數百位來自臺灣的各界朋友和外國學者;
臺灣研究院積極組織研究人員入島參訪,參加海內外舉辦的一系列重大學術交流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臺灣研究院研究人員發表了200多篇學術論文和時事評論文章,接受了數千次海內外新聞媒體各種形式的采訪,并應邀到校內外作臺情報告近百場次,宣傳了祖國大陸的對臺政策,為反對“臺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做出了貢獻。
建院一年來,臺灣研究院還與北京市臺辦聯合舉辦了兩期區縣臺辦干部培訓班,為提高首都北京的對臺工作水平做出了貢獻。
三、學術平臺與機構建設
臺灣研究院的成立為加強對臺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更好的平臺。目前,臺灣研究院已建立起了比較合理完善的組織架構:“四所一室一中心”,即兩岸關系研究所、臺灣經濟研究所、臺灣文化歷史研究所、涉臺事務研究所和院辦公室、信息資料中心。
研究人員15人分別畢業于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廈大、中央黨校等著名高校,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人,碩士學位的5人;50歲以上的3人,40歲左右的3人,其余的都在30歲上下。成員學歷、職稱、專業等結構合理,專業基礎扎實,但隊伍比較年輕,缺少學術骨干。
建院一年來,臺灣研究院已制定、實施了一系列必要的規章制度,各項工作逐步納入正軌;成立了院刊編輯部,負責臺灣研究院“文庫”和《臺研通訊》、《臺情快報》的編輯出版工作。臺灣研究院與歷史系合作,將從今年開始招收專門史碩士研究生。
臺灣研究院經費比較充足,2005年各項撥款共400萬元,2006年已撥款340萬元。其中已投入辦公設備建設93萬元、文獻數據庫(局域網)建設70萬元、圖書、聲像、電子版資料建設70萬元。信息資料中心已初具規模,辦公和研究條件大為改善。
四、發展思路與目標
臺灣研究院的成立為加強對臺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更好的平臺,但同時也對臺灣研究院未來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經過全院人員的認真討論,臺灣研究院制定出了“十一五”期間戰略發展的具體目標:力爭在三年內把臺灣研究院建設成為北京市的涉臺“學術研究與交流中心;政策與對策咨詢中心;宣傳、教育與培訓中心”,為下一步建設成為國家級的涉臺科研基地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臺灣研究院的發展思路是:圍繞著承擔重大研究課題為中心,推進臺灣研究院各項工作的發展。
建院的第一年即2005年,臺灣研究院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十五”規劃重點項目:《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關系》的研究工作。通過這項研究工作,大大提升了臺灣研究院學術團隊的科研能力與學術水平。為了進一步打造臺灣研究院科研團隊,培養青年學術帶頭人,繼續以課題帶動團隊發展,臺灣研究院又以申請“學術創新團隊”為契機,以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礎性、前瞻性項目:《臺灣問題與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為研究課題,展開、推進臺灣研究院的團隊創新工作計劃。
上述兩項重大課題,是涉及到政治學、歷史學、戰略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在內的跨學科的研究課題。臺灣研究院擬通過這兩項課題的研究,形成以下研究平臺和運作機制:
1、建立學科建設平臺:針對北京聯合大學政治學學科力量薄弱這一情況,臺灣研究院將通過上述研究計劃,培養和儲備從事政治學研究與教學的高素質骨干,搭建政治學學科的人才隊伍,建立政治學、涉臺問題研究的信息資料中心,為北京聯合大學創建政治學學科和碩士研究生培養點打下基礎;
2、建立涉臺研究與學術交流中心:利用臺灣研究院與大陸、海外、臺灣島內眾多學術研究機構的密切聯系,通過重大課題研究,加大臺灣研究院與大陸重要學術機構、臺灣學術界、國外涉臺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把臺灣研究院打造成北京地區涉臺研究與學術交流的重鎮;
3、建立博士創新研究機制:臺灣研究院將為現有的博士和即將引進的博士提供研究基金。該基金用于資助博士從事與本研究課題方向相關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的研究工作,要求這些研究配合重大研究課題,具有較高的專業和學術價值;
4、建立學科——專業創新機制:資助本院學者以臺灣問題研究為中心,圍繞政治學學科建設方向進行專業創新與建設,鼓勵青年學者進行相關的訪學與專業進修。
根據學科建設的要求,圍繞這兩項課題研究的實施,預計完成以下四項目標成果:
1、通過這兩項課題的研究,推出一套完整的、可行的、具有戰略價值的系列研究報告,為中央對臺決策提供理論支撐和政策與對策支持;
2、通過這兩項課題的研究及創新計劃的實施,把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建設成為“研教結合、重點突出、充滿活力、人才輩出”的學術研究機構;
3、通過這兩項課題的研究及創新計劃的完成,實現臺灣研究院制定的“十一五”發展規劃目標:即把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建設成北京市的涉臺“學術研究與交流中心;政策與對策咨詢中心;宣傳、教育與培訓中心”;
4、通過這兩項課題的研究及創新計劃的完成,實現臺灣研究院“立足北京、服務中央、發展聯大、突出應用”這一建院宗旨。
以上四個目標成果將具有以下顯著的政治和社會效益
1、為中央提供有重要理論和實踐價值的政策與對策建議,為推動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為緩和發展兩岸關系、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最終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2、把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打造成北京市高校中的一支著名品牌;
3、在大陸臺灣研究界發揮示范作用,推動涉臺研究工作的發展;
4、為北京聯合大學創建政治學學科和碩士研究生培養點打下基礎;
5、把臺灣研究院建設成為在海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國家級的涉臺科研基地。
相關新聞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