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黃埔抗日英烈  > 正文

    黃啟東

    日期:2015-03-12 15:09 來源:黃埔軍校同學會網 作者: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保福梗薄保梗常?br />   黃埔軍校第三分校大隊長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7軍23師參謀長
      

      黃啟東,字霞鶴,號禮常,曾任黃埔軍校第三分校大隊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第二十三師少將參謀長,著名抗日愛國將領。

      1891年2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自幼聰明好學,14歲考入長沙陸軍小學堂,繼人武昌陸軍中學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騎兵科學習。畢業后入川I軍供職,歷任四川新軍巡閱官、參謀官、江西吉安縣長。1924年,任湘軍賀貴嚴師教導隊教育長。1927年,任黃埔軍校第三分校上校大隊長。1928年,應邀任獨立第二旅參謀長。1930年,升任少將旅長。不久,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三師,晉升為少將參謀長。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后,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全面打響。黃啟東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軍第二十三師少將參謀長,駐守陜西臨潼。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他毅然與師長李必蕃主動請纓,愿為國效命于抗日沙場。幸得肯允后,奉命率部開赴津浦路北段的重鎮德州。經過幾千里的艱苦行軍,部隊于9月進駐德縣(州),參加滄縣(州)會戰。

      當時,日寇在華北已經攻占了平津地區。在南方則集中兵力進攻上海。日軍大本營為了實現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陰謀.調集北平、天津的兵力沿津浦路大舉南下,準備襲取滄縣、德州,進窺山東、河南,最終消滅中國軍隊主力,打通津浦線。中國軍隊沿津浦線節節抵抗,并決定在滄縣、德州組織會戰,阻止日軍南下。9月中旬,日軍向滄縣一帶展開進攻,我守軍艱苦作戰,與敵相持十幾日,并在滄縣重創日軍,但終因敵情不明、后援不濟而全線后退。滄縣失守后,德縣便成為日軍進攻的首要目標.

      1937年10月3日,日軍第十師團開始進攻德縣。面對強敵,黃啟東協助李必蕃指揮部隊,與日軍展開激戰。日軍炮火猛烈,我守軍火力無法與之抗衡。恰時值秋雨連綿,守軍無法構筑堅強工事,而援軍亦遲遲未到,二十三師官兵傷亡慘重,但亦取得殲敵2000余人的戰果。10月5日,日軍突破德州城東北、西北,竄人城內。二十三師再三反擊,未獲成功,德縣縣城失守。

      德縣戰斗結束后,二十三師奉命退守河南北部的湯陰,阻擊日軍南侵中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及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等對二十三師在德縣的戰績進行慰勉和嘉獎,程潛特發給二十三師優厚獎金。李必蕃和黃啟東為表示全師愛國抗日之 忱,將全部獎金捐贈給《大公報》,作為抗日宣傳經費。

      938年1月,日軍沿津浦線南北夾攻,妄圖消滅中國野戰軍主力,攻占徐州,一舉打通津浦線。2月,二十三師奉命移駐魯西南定陶,旋即駐守鄆城、菏澤一線,阻止日軍南侵。鄆城、菏澤為魯西南之重鎮,北扼黃河,南屏隴海,此處若失,則中原危殆。菏澤又為山東我軍軍需品集散地,當時還是山東省政府所在地,菏澤安危,關系重大。黃啟東竭心盡智,協助師長李必蕃進行部署,命第六十八旅駐守鄆城,第六十七旅守菏澤,將師部設在菏、鄆之間的皇姑庵,全師沿河布防寬達120余里。

      1938年5月11日夜,日軍第十四師團在酒井旅團的掩護下,攻占濮縣附近的董口,渡過黃河,進逼鄆城。鄆城守將第六十八旅旅長李岳霖貪生怕死,所率部隊與日軍稍一接觸隨即潰敗,僅團長劉冠雄率部分官兵與日軍巷戰一晝夜,終因寡不敵眾,未能守住鄆城。由于敵我兵力以及裝備都相差懸殊,我軍次反攻鄆城都未獲成功。李必蕃、黃啟東遂決心堅守菏澤,等待援兵。

      為了堅守菏澤,李必蕃和黃啟東重新布置防線,以兩個旅分置菏澤左右兩翼。但布置未妥,日軍便于13日發起攻擊。李必蕃命一部于菏澤城北的大丁莊阻擊日軍。經過一晝夜激戰.大丁莊失守,部隊退守菏澤城。14日,日軍主力向菏澤城發起猛攻。以工兵為骨干的二十三師一向以善守著稱,李必蕃、黃啟東親臨前線指揮作戰。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下,二十三師傷亡慘重。當戰斗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刻,第六十七旅旅長李嚴武、第六十八旅旅長李岳霖畏敵后撤,致使菏澤防線崩潰,敵人突人城內。李必蕃、黃啟東身邊僅剩下直屬部隊和幾名隨從副官。他們率領余部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頑強沖殺,終于殺開一條血路,沖出重圍。李必蕃在激戰中身負重傷,于當天傍晚抵達菏澤以南曲里集后,壯烈殉國。

      1938年5月15日,黃啟東率余部繼續與日寇展開血戰。他頭部中彈,血流不止,仍命衛士背著他指揮戰斗。野戰醫院院長勸他上擔架接受治療,他堅決拒絕,聲音顫抖的說道: “何以對國家?何以對民族?寧作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后因失血過多,壯烈殉國,時年48歲。

      

    相關新聞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