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梗埃浮保梗矗?br />
黃埔五期
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副總指揮兼第3軍軍長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趙尚志于1908年10月26日出生熱河省朝陽縣(現遼寧省朝陽市)喇嘛店的一個農民家庭,原籍山東齊東縣李金莊,五始祖趙學搬家熱河朝陽縣南八道村,曾祖父趙國昌有三子,宗子趙松年因無兒,過繼二弟的次子,五歲的趙振鐸為子,趙尚志就是趙振鐸的第三子。
趙尚志的父親是清末秀才,在家鄉教私塾,幼年的趙尚志因此受到良好的教育。1917年初,他的父親因參與打死幾個搶掠百姓、強奸民女的官兵而受到官兵的追捕后,被迫背井離鄉,外逃避難。趙尚志于1919年隨母舉家來到哈爾濱投奔其父,后經同鄉介紹,父親在資本家呂家大柜當賬房先生。年僅11歲的趙尚志從此走上社會謀生。1920年因家境貧困不能繼續讀書。曾在一白俄家當雜役,后在銀匠鋪當學徒,擺地攤賣面粉、燒餅等。1923年(十五歲) 在華俄道勝銀行哈市分行道里支行當信差。
1925年趙尚志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季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1926年“中山艦事件”之后回東北從事革命活動,先后在東北最大城市哈爾濱領導組織學生運動,在雙城從事建黨工作,在長春市開辟黨的工作。同年10月中共長春支部正式成立,趙尚志在中共長春支部負責共產黨的長春通訊站工作。11月,他利用國共合作的時機,與國民黨員一道成立了國民黨吉林省黨部,并擔任常務委員兼青年部長。不久,趙尚志的活動被日本特務機關發現并告密。1927年3月2日,趙尚志被奉天軍閥駐長春憲兵逮捕并關進了長春第一監獄,后被押至南京。由于他始終堅持說自己是國民黨員,沒有暴露共產黨員的身份,所以同年5月20日被釋放出獄。出獄后,趙尚志又被黨組織派回東北工作。1930年秋,趙尚志到達沈陽后被分派在中共滿洲省委做團的工作。1931年4月,趙尚志第二次被捕入獄,嚴守黨的秘密,堅貞不屈。九一八事變后,經黨中央和滿洲省委營救出獄。
1932年初,中共滿洲省委任命趙尚志為省委軍委書記。同年6月,東北大部分國土被日軍占領。趙尚志決定盡快成立一支反滿抗日武裝,以武裝斗爭直接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在他的一再要求下,中共滿洲省委同意趙尚志離開哈爾濱,秘密前往巴彥縣到張甲洲領導的巴彥游擊隊工作?;钣诺内w尚志到了巴彥后,幫助張甲洲整頓了隊伍,培養了一批抗日骨干。1932年11月,根據滿洲省委指示,巴彥游擊隊被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六軍江北獨立師,張甲洲任師長,趙尚志任政治部主任。這支抗日隊伍在張甲洲、趙尚志等的領導下,深入敵后,開展游擊戰爭,曾攻占過巴彥縣城,打下過康金井火車站,進行過西征,橫掃過北大荒。后在一次戰斗中,部隊內部有人擅自繳了兩個鄂倫春族牧民的獵槍,此事頓時激起數百名鄂倫春族牧民的圍攻,趙尚志只好率領一部分戰士臨危奔走。不久,部隊又遭到日本關東軍的包圍合擊,在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之下,這支剛剛建立不久的抗日武裝被打散。
趙尚志后來在給朋友的書信中寫到:“風打麥波千層浪,雁送征人一段愁,披靡無數,被屏逐于千里之外?!北M管因為此事導致他被開除黨籍,但考慮到他的革命經歷和多年對敵斗爭的表現,大部分省委委員仍然主張讓他擔任群眾工作,不久后他即被任命為工會主席。
1933年1月18日,東北工農義勇軍獨立師(原巴彥游擊隊)在日軍的瘋狂掃蕩中解體。當時趙尚志是這支隊伍的主要負責人。中共滿洲省委不恰當地把責任全部歸咎于趙尚志,將其開除黨籍。
1933年4月,趙尚志來到賓縣孫朝陽的反日義勇軍參加抗日活動。最初為馬夫,后在攻打賓縣的戰斗中,孫朝陽采用了趙尚志的軍事謀略攻下了縣城,趙尚志因此被任命為該部隊的參謀長。1933年10月10日,趙尚志帶領七名同志起義,在中共珠河縣委領導下建立珠河反日游擊隊擔任隊長,后改編為哈東支隊任司令。一度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趙尚志,在珠河一帶揮槍抗敵。1934年5月,趙尚志率領的反日游擊隊接連攻克了五常和巴彥兩座縣城。這支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在趙尚志的率領下,給了侵華日軍以沉重打擊。1934年6月,珠河反日游擊隊擴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趙尚志被任命為總司令。
1935年1月,中共滿洲省委領導人發生變動,當年堅持開除趙尚志黨籍的個別負責人已經調離。根據趙尚志的多次請求,新的省委慎重考慮趙尚志在離開黨組織兩年時間的表現,并多次派員親往賓縣和珠河認真傾聽趙尚志的意見。同時為慎重起見,省委又找了解趙尚志情況的同志談話,終于搞清了這起冤案的來龍去脈,于1月12日正式作出《關于恢復趙尚志同志黨籍的決定》。1936年,趙尚志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第三軍所屬的9個師,在趙尚志的率領下,在半年多時間里就參加了大小百余次戰斗,殲滅敵人一千多人。他統一指揮軍事行動,統籌安排給養,培養和調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開辟了湯原、木蘭、巴彥、鐵力等十余縣為根據地。在根據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廠、被服廠、倉庫和軍醫院,還建立了政治軍事干部學校,他擔任校長。1936年8月間,他被任命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下轄七個師,全軍約六千多人,活躍在松花江兩岸二十多個縣境內。
1938年12月末為尋求與中共中央聯系,蘇聯軍事援助,北滿臨時省委召開會議決定派趙尚志為代表赴蘇聯。
1939年后,由于日偽軍連續派重兵“討伐”,抗日戰爭進入艱苦時期,日偽軍曾懸賞一萬元,通緝趙尚志,叫囂“一錢骨頭一錢金,一兩肉得一兩銀?!比諅诬娺€多次派遣日本特務混入抗日軍內部,企圖暗殺他,均未得逞。
中共北滿省委召開第十次常委會并做出把趙尚志開除出黨的決議。在這份《關于永遠開除趙尚志黨籍的決定》中,指出把趙尚志永遠開除出黨的原因在于他犯有三大嚴重錯誤:一,趙尚志1936年在黨的會議上反對中共中央路線,反對王(明)康(生)指示信;二,實行左傾關門主義路線;三,懷疑北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為黨內奸細,并密謀捕殺北滿省委負責人。
1942年,趙尚志被日本特務誘捕。日本特務在行進途中向趙尚志開槍,趙尚志將日本特務擊斃,終因腹部中彈,被預先埋伏的人押回偽警署。趙尚志英勇不屈,堅強就義,時年34歲。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表彰趙尚志的抗日功績并永遠緬懷這位抗日英雄,黑龍江省珠河縣第一屆工農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把珠河縣改名為尚志縣,把他的犧牲地改名為尚志村,把哈爾濱的一條主要街道命名為尚志大街。
趙尚志烈士陵園位于朝陽縣尚志鄉尚志村,由主體設施趙尚志烈士陵園和附屬設施趙尚志將軍故居、趙振鐸墓、尚志柳廣場等組成,基本形成了以趙尚志烈士陵園為核心的紀念園區。趙尚志烈士陵園位于尚志村將軍山上,依山而建,于2008年10月趙尚志將軍誕辰100周年之際竣工落成。落成當日還舉行了隆重的趙尚志將軍顱骨安葬儀式。
相關新聞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