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黃埔抗日英烈  > 正文

    姚中英

    日期:2015-03-27 11:19 來源:黃埔軍校同學會網 作者: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1896—1937
    黃埔二期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3軍156師參謀長

      

      姚中英,字若珠,平遠縣人,1896年生。生于農民家庭,自幼父母雙亡,十余歲便淪為孤兒,由叔伯撫養成人。自幼飽受貧寒之苦,在校聰穎好學,勤奮努力,在家熱愛勞動。中學畢業后,他目睹袁世凱竊國,軍閥混戰,帝國主義勢力橫行,于是追隨孫中山進行民主革命,以打倒帝國主義及北洋軍閥。

      1924年秋,姚中英聽到孫中山先生在廣州成立革命政府并準備出師北伐的消息,激動萬分,立即長途跋涉,奔向廣州,到汕頭在同鄉姚雨平部下服役,考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學習。

      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舉行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叛逆軍。在校學習的姚中英毅然參加黃埔軍校學生軍東征,討伐陳軍的林虎、李易標殘部。他作戰勇敢,深受上峰的賞識。東征結束后,姚中英復進黃埔軍校深造, 后考入北平陸軍大學學習,畢業后轉回廣東,在陳濟棠部下任獨立第一師第二旅第六團任中校團副,后調任廣東燕塘軍校任上校教官。陳濟棠下野后,在余漢謀部下任第四路軍教導旅上校參謀長。

      1937年“七七事變”時,姚中英任陸軍第156師團長。他聽到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消息,憤怒萬分,當即上書軍事當局,表達自己及部下誓死救國、殺敵立功的決心。為了排除后顧之憂,專心殺敵,他把妻子兒女送回平遠鄉下居住。送回鄉后,只在家居住兩日,便急著要返回部隊,親人們都挽留在家多住些日子。他慷慨陳言,勸說家人:“如今國難當頭,我作為軍人,不能躲在家里,只有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國家才能和平安定,親人才能團圓?!?/p>

      淞滬會戰爆發后,姚中英率部由廣東韶關開拔,奔赴上??谷涨熬€,參加淞滬會戰。姚中英憑借簡陋的工事和落后的武器,冒著日軍陸、海、空猛烈炮火的轟擊,率部頑強地阻擊敵人。他以作戰有功晉升為鄧龍光的陸軍第83軍第156師少將參謀長。

      11月5日,日本侵略軍在杭州灣登陸,淞滬局勢急轉直下,我方守軍陸續撤離上海。中國守軍被迫向吳福線和錫澄線既設陣地轉移。日軍在攻占上海、無錫后,分三路向國民政府首都南京進犯。南京告急。

      上海淪陷后,姚將軍又奉令率部移防鎮江。當日軍分數路進攻南京時,他所在的156師奉命由滬退守南京,扼守湯山一帶,阻止日軍沿寧杭路北犯。姚將軍與師長親臨前線視察工事,指揮部隊調整部署,用保家衛國為軍人之天職的道理教育士兵奮勇殺敵,用鮮血和生命保衛首都。

      1937年11月初,南京保衛戰拉開序幕。

      12月4日,日軍主力在飛機、大炮及坦克的掩護下,發起了對南京的猛攻,我抗日將士頑強抵抗,終因實力懸殊,連失要地。12月6日,日軍攻破我既設陣地后開始進攻湯山。姚中英等率部與敵激戰,多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然而由于力量懸殊,勢不能支。8日,湯山一帶失守,率部退守紫金山東北一帶,日軍銜尾而來,攻勢兇猛,他指揮官兵連日與日軍激戰。9日起,姚中英等部在紫金山連日與日軍鏖戰,由于傷亡慘重,只得退人南京城內,據守太平門。翌日,日軍進攻太平門,姚中英率部與112師協同作戰。激戰多時,部隊傷亡過重,陣地動搖,姚中英等將領奮不顧身,親臨前沿督戰,終于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保住了陣地。

      1937年12月12日,拂曉,日軍用一個師團兵力攻入紫金山東的青龍山。日軍攻破中國守城部隊陣地,大量涌入城內。南京危急,南京衛戌司令唐生智決定放棄南京,命令各路守軍自行突圍。當姚中英望著戰火中的南京城,聽著震耳的炮聲,看著節節敗退的中國守軍,心里感到莫大的痛苦和憤慨,他決計與日軍決一死戰。他機智地率部往日軍兵力薄弱地帶突圍,不斷與日軍遭遇,率整師在紫金山東沖鋒,殺出一條血路。激戰中,姚中英身先士卒,輾轉沖殺,連砍數敵,不幸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在抗戰第一線。時年41歲。

      姚中英將軍英勇抗敵、壯烈殉國的事跡在他的家鄉平遠大地上廣泛傳揚。1940年,他的名字人祀平遠忠烈祠;1957年9月,被追認為抗戰烈士,名字又鐫刻在平遠縣人民政府修建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他的名字和事跡流芳千古,浩氣長存,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相關新聞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