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紀念文章  > 正文

    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韋達

    日期:2010-10-14 13:50 來源:黃埔同學會網 作者: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我的老家在哈爾濱,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為了不當亡國奴,全家開始了流亡生活。1935年先父奉調去上海中國銀行工作,我家也遷去上海,生活稍微穩定了一些。詎料,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全民投入了抗戰。當時上海成立了各界抗敵后援會,學校停課了,我們小學生也手持標語隨隊游行宣傳抗日。

    當時,對日寇作戰準備不足,而且武器裝備遠遠落后,因而到10月底,我50萬大軍全線西撤準備保衛南京。為掩護大部隊撤退,88師孫元良師長命令時任團附的黃埔四期畢業生謝晉元中校率一個營(不足500人)(號稱八百壯士)死守上海閘北陣地。從10月27日謝晉元團附率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開始,至31日奉命撤離為止。在10萬強敵的包圍攻擊下,浴血堅守4天4夜,英勇無畏,屢挫強敵進攻,博得了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交口贊頌。上海各界通過總工會和各界抗敵后援會,多方籌集藥品與食物,并組織工人與學校的童子軍參與服務和保衛工作。

    我家當時住在法租界霞飛路(解放后改稱淮海路)霞飛坊,雖離蘇州河南岸很遠,但先父每天還是用自行車馱著我,不顧流彈襲擊的危險,去看望聲援八百壯士,使我幼小的心靈激發了抗日救國的意志,日后以15歲稚齡投身黃埔軍校。而這4天親見八百壯士浴血奮戰堅守四行倉庫的英雄業績,更給年僅8歲的我留下了至今難忘的印象。有三件事對我感觸尤深,至今不忘。

    學唱《歌唱八百壯士》

    八百壯士的英雄事跡不僅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熱情,也給予愛國的音樂工作者以創作靈感。我清楚地記得10月28日在蘇州河南岸的馬路邊上,一位年輕人坐在馬路牙子上奮筆疾書,還不時哼唱,周圍不少人圍觀。父親領著我也擠到了人群前,原來那人正在寫歌作曲。后來才知道他是上海某中學的音樂教師,是東北大學的學生,兩個小時后完成。他便找把椅子站在上面一句一句地教周圍的群眾學唱。我也有幸成為《歌唱八百壯士》的第一批學唱者,此歌的曲調高亢,歌詞更是激奮人心,道出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保衛祖國的堅強意志。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全歌歌詞,敬錄如下:

    歌唱八百壯士?。ㄖ袊粫觯?/SPAN>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斗守戰場。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
    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

    八百壯士一條心,四方強敵不敢當。
    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
    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
    快快上戰場,把八百壯士做榜樣。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

    抗戰到底,中國不會亡!這就是對“三個月滅亡中國”狂妄叫囂的有力回答!謝晉元學長率領的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的英雄事跡,激勵了全國軍民的抗戰意志,道出了全國軍民捍衛祖國的心聲,受到子孫萬代的敬仰、欽佩!

    再現“光餅”

    從“九一八”事變后,先父就常以明代戚繼光抗擊倭寇,戚家軍威震東瀛的事跡,激勵子女的抗日意志。后來我逐漸了解了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組成戚家軍,在浙江、福建一帶屢平倭寇,為行軍作戰方便,他創制了一種發面餅,施鴻?!堕}雜記》中提到:光餅,戚南塘(繼光)平倭寇時制以備行軍路食者。后人因其名繼光,遂稱“光餅”。因而光餅是抗倭勝利的一種標志性的民俗食物。

    在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的4天里,每天我隨先父來到蘇州河南岸,都可見到對面的馬路邊上擺著長長的一溜面案,有十幾個大爐灶,上面架著餅鐺,近百個大師傅忙碌地和面搟餅烙餅,一旁有不少穿童子軍裝的學生,把烙好的大餅用油紙包裹好裝入帆布制的郵袋,運到河邊,由八百壯士的哨兵牽引過河。

    市民為了表達支援八百壯士的熱忱,在大餅案子一側又設了募捐箱,上面寫著:“支援八百壯士,中國不會亡!”市民們都排著長隊捐款。我也捐了五塊銀元。后來聽說不少外國人也捐贈食品、藥物與金錢??梢姲税賶咽侩m是孤軍,但正氣磅礴,頂天立地,因而得道多助,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贊揚與資助。

    面案上空拉著一條長長的橫標,上面寫著:抗擊、消滅當代倭寇,新戚家軍光餅制作處。光餅直徑一尺左右,中間無孔。 

    聽先父說,把制作的大餅定名為光餅的是何香凝女士。光餅的寓意是當年戚家軍食用光餅,平定了倭寇的侵擾,而今八百壯士食用光餅,定可力挫強敵,保衛國家。制作光餅的面案上空懸掛的橫幅也是何香凝女士的手筆。據先父說,寫得龍飛鳳舞,挺拔有力。解放后傳聞此幅橫標,幾經輾轉易手,最后存放在上??箲鸺o念館中,未知確否。

    當時光餅之名即使不知出自何人,但用光餅支援八百壯士本身就寓有抗日必勝的精神內涵,不僅激勵了新戚家軍——八百壯士的必勝意志,也激勵了上海市民乃至全國人民抗戰到底的信心。

    國旗在重圍中飄飄蕩蕩

    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后就被十萬強敵包圍,隔著蘇州河北望,到處都是一面面白底紅圓的膏藥旗,玷污了上海市的晴空,讓在河南岸圍觀助陣的同胞心情煩悶郁結。

    第3天先父帶我去蘇州河南岸時,突然發現一面碩大的中國國旗正在迎風飄揚,群眾歡呼雀躍,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許多人還用上海話喊:“把小東洋赤佬趕下大海去?!蔽乙搽S著大人喊口號,向國旗敬禮。

    后來才知,國旗是童子軍戰地服務團女童子軍楊惠敏送的。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和標志,是民族精神的凝聚與發揮。在一片可憎膏藥旗的重圍中,高高矗立一面中國國旗隨風飄揚,對軍心、民心的震動是巨大的、深遠的!第二天租界內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都詳細報道了楊惠敏的事跡,并附了多張照片,成為轟動中外的新聞。謝晉元中校也對送國旗過河的人員當面表示了與敵寇周旋到底的決心,第二天報紙上用黑體字排出,大大震奮了人心。

    為避免日寇轟炸或炮擊距四行倉庫僅一河之隔的兩座英商上海煤氣公司的兩個巨型煤氣罐,在各國領事館及外商的請求下,蔣介石下令孤軍撤退。

    經過4天的浴血戰斗,在四行倉庫的彈丸之地,謝晉元中校指揮八百壯士抗擊日寇三面圍攻,殲敵數百人,傷敵無數。雖抱有寧愿死不退讓,寧愿死不投降之決心,準備死守到底,但軍令如山,只得揮淚撤退,被解除武裝后退入公共租界的孤軍營。1938年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通令嘉獎八百壯士,犒賞銀元三千元,官兵各升一級,謝晉元上校晉升團長。但在1941年4月謝團長被日寇收買的漢奸暗殺,年僅37歲。英年早逝,國人扼腕,無限哀悼!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寇搶占租界,八百壯士淪入敵手,直至1945年日寇無條件投降,幸而未死的戰俘才回歸祖國重見光明。但4年中雖歷盡千難萬苦,生死熬煎,卻無一人降敵,真正作到了寧愿死不投降,沒有辜負謝晉元團長教誨,為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的英雄行為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使謝團長和其他殉國的烈士們能欣然瞑目,也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可以告慰謝晉元學長及死難烈士的是,解放后國家對八百壯士孤軍奮守四行倉庫的英雄事跡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并把四行倉庫原址作為市級抗日紀念地,設立八百壯士紀念館,供群眾瞻仰參觀。還恢復了附近的晉元路、晉元中學。謝晉元團長的靈柩也遷入了宋慶齡陵園西部的名人墓區,供后人憑吊紀念。特別是這段悲壯的歷史還編入了歷史教科書,使后人銘記,流傳千古。

    1937年10月上海蘇州河南岸的種種情景還在激蕩著我這81歲老叟的心靈!七十三年過去,不過彈指一揮間。時間可以流逝,但謝晉元團長及八百壯士的英雄業績將永彪青史,成為中華民族特別是黃埔軍人的驕傲?!陡璩税賶咽俊芳钪袊嗣窨箵羧湛芮致誀幦倮男判?,特別是激奮東北人打回老家去的決心!

    (作者:河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81歲,20期)

    相關新聞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