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后,在全國民眾抗日浪潮的壓力下,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我們的家庭也成了國共合作的抗日家庭。三哥抗大畢業調任八路軍120師當教導員,后又調任山西某縣敵后武工隊長,在一次戰斗中犧牲。四哥畢業后分配到120師指導員,在百團大戰時犧牲,均在慈峪鎮立了紀念碑。
我父親在貿易局工作,被派往京津石一帶作采購工作,由于日寇對邊區實行囚籠政策,邊區物資非常缺乏。有一次在石家莊采購禁運物資,還有少量武器(手槍)被特務盯上后被逮捕,但只搜出一個筆記本,上面只記錄采購物品,經嚴刑拷打也沒找到證據,就押送到保定、北京,后經中共地下黨救出來,父親就在正定做一些小生意維持生活。
后來,日寇對邊區掃蕩,實行“三光”政策,這時村里成立了很多抗日組織,如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民兵、兒童團等。我參加了兒童團,站崗放哨除奸細。記得有一個叫葉長庚的八路軍某部參謀長住在我家,經常晚上騎著一匹騾子到前線指揮部隊和民兵炸碉堡及破壞封鎖溝。這是邊區組織的反封鎖行動的一部分,第二天就有傷員抬下來,兒童團負責守衛慰問傷兵工作,有時候也能抓到幾個奸細。由于日寇的三光政策,家中無法待下去,便把一部分人員送到正定我父親處安置,把我安置在朋友店鋪當學徒。
我早就有當兵的愿望,為國報仇雪恥。在家我就曾要求三哥四哥帶我去當兵,因年歲太小未被允許。當時日偽特務橫行,敲詐勒索,生意不能干了。這時蔣介石正招收十萬知識青年從軍,包括淪陷區在內,當時的口號是“十萬青年十萬軍”,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父親安排五哥六哥和我一同去大后方,經過千辛萬苦,四渡黃河徒步到達西安,又轉天水到青年軍206師617團入伍。經師長鐘彬親自點名發現很多幼年人不合要求,就將3個團的未成年人集中在漢中成立了幼年隊。我被分到搜索連當兵。經過一年半的預備役軍官訓練期滿,其間曾擔負漢中警備及保衛漢中機場的任務。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
悠悠萬載源遠流長,惟有日寇侵華記憶永記不忘。勿忘國恥,奮發圖強,見證歷史,開創未來。謹以此文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告慰犧牲的兩個哥哥和無數的革命先烈英雄們!
(作者:河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81歲,16期)
相關新聞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