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徐忠國:保衛海疆是兩岸共同的責任(中評社)

    日期:2010-06-03 14:43 來源:中評社 作者: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中評社南京5月28日電(記者 王平、劉曉丹、黃政)臺灣退役海軍中將徐忠國先生去年參加過第一屆“黃埔情.中評杯”海峽兩岸退役將軍高爾夫球邀請賽,今年再度應邀前來南京參與第二屆,與中評社記者已經相當熟悉,欣然接受了中國評論通訊社記者的專訪邀約,并從淺顯易懂的角度談論海權、海洋經濟、發展戰略:
     
      沒有海權 國家就難以強盛

      記者:作為與海洋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海軍中將,您怎么理解海權?
       
      徐忠國:海洋占了地球70%,我們把海洋叫做“內太空”,尤其是有沿海領域的國家,它當然要應用海洋、維護海權,沒有海洋的國家也要找出???。從古代開始,地中海時代開始,海權就在爭奪。我們總是在講海權,海權是什么——簡單地說,就保護我們的海疆,維護我們的國土,維持我們的生命線。生命線就是交通線,從國際貿易的角度看,海運必須是全球性的。

      海軍如何才能維護海權?如何才能維護我們的生命線,當然就要制海,就要建立強大的海軍,依據不同的狀況,建立什么樣的海軍其建軍思想、戰略思想就很重要了。 
     

     

    徐忠國退役海軍中將(左)與大陸退役海軍中將趙國均。兩者諧音被戲稱為“國軍中的‘中國’”和“共軍中的‘國軍’

     

      世界上很多的海洋戰略家,從當年馬漢的海洋戰略論,一直到現在看,一個國家他要在世界上立足,就不能夠沒有海權;沒有掌握海權,這個國家一定不會安全,更強盛不起來。像日本,當年為了侵略就發展他的大海軍,對吧?俄國,為了爭霸,不惜繞道前來遠東,才跟日本有對馬海峽之戰;美國,經過二次大戰,海軍的實力,讓二次大戰的盟邦獲得了勝利,主要就是依靠海軍。當然,原子彈的應用讓勝利提前到來。如今,海洋霸權美國已經占有了,因此他的海洋戰略是全球性的;他的海軍戰略就是要建立全球性的海軍,一定要擁有全球性的基地,要擁有海上持續作戰的能力。

      臺灣四周環海,在當年的政治環境、軍事環境下,當然我們那個時候要有海軍力量與發展海洋經濟。必須承認,我們最重視的,就是要防止臺海被封鎖;所以當時我們建軍的戰略目標,就是以反制封鎖為首要。

      很多政論與海洋專家都說,臺灣是西太平洋島鏈中間不可缺少的一個鏈環,所以為什么美國人始終要抓住臺灣,這就是基本原因。

      我現在講的祗是一般性的最普通、最基本的軍事常識概念,當然,海洋論的觀念有很多很多,我個人認為,一定要隨著時代的演變而發展。因為時代的演變、政治局勢的演變、態勢的演變——軍事就是跟隨了政治,軍事就是政治的延伸。

      要以航天海洋戰略發展海軍

      記者:您曾經說過,現在要將太空也視為“海洋”,要有太空概念才能建立現代化的未來海軍?

     

     

    徐忠國和許嘉璐親切交談

     

      要發展大洋海軍,我們就要建立相應的基地。我相信大陸的政府已經想到這一點。我們是以保衛海疆、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不是追求霸權。當初我在任的時候,軍艦就已經能夠進行各類型的海上補給,不需要靠進港,這才是一個遠洋海軍的基本條件之一,這才是一個戰略海軍的條件之一?,F在大陸海軍的補給艦、油船、醫院船基本都有了,航母也不再遙遠,建軍就是要朝遠程去發展。

      只是我們還要深切體認,現代化的任何一項戰具,都跟信息、自動化脫不了關系;因此未來海軍的全面高度信息化、自動化,才是真正我們要發展的核心趨勢。

      海洋經濟對兩岸的未來都至關重要

      記者:根據您所講的,是不是可以這樣講,其實海洋經濟、疆土安全和海上力量結合得越來越密切了。

      徐忠國:絕對密切,很簡單,打擊亞丁灣海盜的事件,大陸不是已經派遣軍艦參與護航了嗎?海軍的目的就是:第一,保護我們的海疆;第二,維護我們的海上交通線,使其保持暢通。

      海洋經濟對兩岸的未來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不能想象若沒有海洋,中華民族如何能夠真正興盛。未來我們只是期盼,在政治上已經逐步走到和緩的狀況,軍事我們所要追求的就是軍事的和平機制;期望能早早在和平共榮的立場上,等到政治狀況進一步成熟之后,兩岸應該及早推動并逐步實現軍事上的攜手合作。 

     

     

    徐忠國海軍中將非常喜愛攝影,是臺灣參賽退役將領的“專職攝影師”

     

     

      記者:前不久也有人提出來兩岸海軍可以攜手保衛南海,因為海洋法的公布并沒有徹底解決海洋疆域的紛爭。中日之間有釣魚島,南海有很多島嶼被侵占。就是說,南海實際存在的矛盾是很大的,那么從未來情景看,兩岸未來是否有可能攜手保衛海洋權益?

      徐忠國:這個問題,最大的難處是兩岸的政治立場,政治的結合到什么程度,這個程度又可分為幾類。一般來說,當然若我中華民族的海疆受到侵竊,我們已定都會維護海疆,應不會去互相阻礙。如果將來大局的發展到一個適當的時機,兩邊政府的關系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時,當然我們是一定會共同聯合;若再向后真正到大中華一統之時,合作就完全不是問題了,兩岸當然可以攜手保衛海疆。

      保衛中華民族的海疆是兩岸共同的責任

      記者:以您一個海軍將領的眼光來看,南海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具有一個什么樣的地位?

      徐忠國:絕對是關鍵的,海疆我們絕不能放棄任何一點。第一,從軍事意義上來講,南海海疆是我們固有的疆域,我們的海疆當然是必須完全保持;第二,維護住了南疆,這個重要的交通線也就有了保障;第三個就是經濟圈的保護,海洋的礦藏、生物產品,都是未來發展所必需的。當年我們收復太平島的時候,太平島就有日本人的沙丁魚工廠,就是在生產沙丁魚罐頭供應給軍隊。

      我們當年掌控住了南沙最大島──太平島,將來海南島和南沙群島結合,我們就掌控了重要的交通線。


      海洋從過去到未來,在經濟貿易方面都是太重要了,很多國家都看到了這一點,都在挖空心思爭取更多的海疆。釣魚臺就是這樣。日本不斷在搞花樣,那個沖之鳥島,漲潮的時候幾乎看不見,還用鋼鐵水泥構建平臺,結果就宣布這是日本的領海,這不就是現實的例子嗎?如果按照日本的劃界,二十海里的領海,二百海里的經濟海域,那一劃把臺灣都要劃進去了?

      不能讓大中華的海疆丟失在我們手上,對此我們有絕對的責任。

      共同保衛中華民族的海疆,這不是一個口號,而是我們雙方共同的責任,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徐忠國將軍拿到世博會門票很高興

     

     

     


     

     

    相關新聞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