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高級將領 緣何愛打高爾夫(中評社)
日期:2010-06-02 13:49
來源:中評社
作者: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陳廷寵上將身高力大,曾有“陳一桿”之稱
中評社南京6月2日電(記者 黃政)“中評杯”第二屆兩岸退役將軍高爾夫球邀請賽在南京舉行,兩岸老將軍都是各展其能。在第一天的比賽中,原臺“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局長胡筑生中將便打出了77桿的成績,而77桿的成績,對大部分業余高爾夫球運動人士而言,絕對是一個“優異成績”了。為此,中評社記者特意探尋緣何臺灣將領愛打高爾夫球,而且有的甚至接近專業水準。
由中國評論通訊社冠名的“黃埔情.中評杯”,第一屆便吸引了數十位兩岸的退役將領們,第二屆的參賽老將軍更多。邀請賽是以球會友,名次并不重要。但從參賽者的整體水平而言,臺灣退役將軍的整體水平較高,不少將軍在服役期間就開始學打高爾夫球,所以技術比較熟練。而大陸的退役將軍都是在退役之后才開始接觸高爾夫球。
身材高大的原臺陸軍總司令、“總統府”參軍長陳廷寵上將說,他曾經被同僚稱為“陳一桿”,是因為年輕時用一號木可以打得比較遠。他表示,當年做軍長的時候,還是不可以以工作的名義打高爾夫球的;但升任兵團副總司令之后就可以了,據稱這也是學習和借鑒了美軍的習慣。
“臺灣將官學打高爾夫,有的是為愛好,有的是為工作”,胡筑生中將表示。
據瞭解,臺灣軍政界高層從事高爾夫健身運動的風氣,還是由號稱臺灣的“中國高爾夫之父”周至柔將軍(1899年11月30日~1986年8月29日)的影響下形成的。周至柔一生愛好體育活動,在臺北工作之余,常打高爾夫球,其球藝甚精,周至柔將軍八十七歲的最后一個生日,就是以一場別開生面的高爾夫球比賽來度過的。資料顯示,當天參加周老將軍“至公杯”高爾夫賽的有宋長志、郝伯村、蔣仲苓等十八位臺灣上將。
原臺海岸巡防部南警部司令,現任陸軍官校校友會副會長劉繼正中將告訴記者,臺軍以前對于什么級別才可以打高爾夫球,實際上是存在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也有臺灣的退役將軍表示,他們開始從事高爾夫健身運動,是響應了蔣仲苓上將(1940年黃埔軍校16期畢業,歷任臺陸軍總司令、副參謀總長等重要軍職及“總統府”參軍長、“國策顧問”、“國防部長”)的宣導。
據介紹,臺北有一個由軍隊占股份的高爾夫球場,眾多將軍也是這個場地的會員,將軍們到這個球場打球,費用會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相對實惠的下場花費——這大概也是臺軍將官可以增進和保持高球水準的原因之一。
據記者觀察,除了練習量的保證,將軍們認真研習高球技術要領,應該也是他們擁有出眾高爾夫技術的原因。在25日下午進行的茶敘中,有幾位將軍們就興致高昂地聚在了一起頗為熱絡地討論起技術動作的要領,胡筑生將軍顯然就“當仁不讓”擔任起了“臨時教練”的角色。
退役將軍一起切磋球藝
相對而言,“共軍”退役高級將領中極少在退休之前接觸高爾夫球運動的,更沒有“因公”學習高爾夫者。解放軍總參謀部原副總參謀長錢樹根上將表示,他是退休以后才開始學打高爾夫,目的主要就是鍛煉身體,而在職的時候是不允許打高爾夫球;成都軍區原副司令員范曉光中將、海軍東海艦隊原司令員趙國均中將同樣表示自己是退休以后才學習打高爾夫球;蘭州軍區空軍原司令員黃恒美中將謙稱,自己學習高爾夫球的時間不到幾年,雖然動作中規中矩,但是還不敢稱高手。
姚強少將對記者說,自己是退休之后才更多的接觸和練習,而在職的軍官如果有打高爾夫的興趣,基本就只能利用節假日期間打;據他瞭解,參加本次高爾夫邀請賽的大部分臺灣的將軍,也都是退休之后才開始較為系統和全面的接觸高爾夫運動?!凹热惠斣诹似鹋芫€上,就不可以再偷懶”,一位將軍如是說。姚強少將就表示,自己除了下場地之外,每周還必須保持一至兩次的練習場練習頻度?!爱斎?,有條件有時間,多下場地會提高更快”
看來盡管臺軍政高層的高爾夫健身運動風氣頗盛,但臺軍將官沒有達到一定的階層之前,是不允許借工作之名打球的。如果有打高爾夫的個人愛好,就只能在周末假日或是休假期間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