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江蘇衛視播出的《中國遠征軍》接近尾聲,從《我的團長我的團》開始,中國遠征軍的歷史慢慢開始浮現,撥開歷史的風塵,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到那段快被人忘卻的歷史,和那群快被忘卻的軍人。目前正在幾家省級衛視熱播的《中國遠征軍》,就有著正本朔源這段歷史的野心,盡最大可能還原了1942年至1945年的那段遠征歷史。將中國抗戰史上鮮為人知的遠征軍歷史在鏡頭中慢慢還原??催@部電視劇的時候,順便也在看鳳凰衛視拍攝的十集紀錄片《中國遠征軍》,一個是電視劇,一個是紀錄片,題材相同,但是從變現形式上還是有很大不同,可是還是在《中國遠征軍》看到了如今戰爭題材電視劇中難得的嚴謹。
不可否認,隨著《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播出,曾經過于冷門的關于這段歷史的資料小說傳奇,如今都紛紛以大熱的姿態紛紛登場,電視劇也有了若干版本。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并沒有一部完整描述遠征軍原貌的電視劇出現,能給觀眾帶來一種更為直觀的再現。在這種需求下,《中國遠征軍》可以說是應運而生。毫無疑問,《中國遠征軍》是一部野心之作,不再是鳳毛麟角劍走偏鋒地側面體現整個遠征軍故事,而是完全直面、完全歷史,在深度與廣度上達到前所未有的剖析程度,同時又試圖用虛構人物小中見大,以家庭來帶出大歷史。全景還原是《中國遠征軍》試圖在主旋律與趣味性兼容中達到的目的,既有可看性又包含著歷史滄桑,故事性強又不失歷史厚重。
《中國遠征軍》試圖講述整個滇緬戰爭的全貌,把跨越了幾年的完整戰爭戰爭清晰而細膩的表現出來。和大多數戰爭劇相比,這部劇帶著更多想表達的東西,絕不僅僅只為了把遠征軍故事當做噱頭去夾帶私貨。嚴肅是這部劇一大特色,嚴肅到近乎拘泥,可以看得出《中國遠征軍》對這段歷史的謹慎態度,完全正劇的風范?!吨袊h征軍》走的是史詩路線,三維形式的延展與縱深,試圖面面俱到:時間上,從第一次入緬開始,到滇緬戰爭結束,講述了整個滇緬戰爭的全過程;人物上,用真實人物表現上層將領中的傳奇英雄,用虛構主角表現這場戰爭的中堅力量傳統軍人,用真實可信的配角人物表現下層士兵中的代表類型,想表現的,是更為全面立體的軍人群像。
1942年3月,中國10萬遠征軍入緬作戰。4月17日,中國遠征軍前往解救被日軍圍困在仁安羌的英軍。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的反攻勝利,重新打通了國際交通線,使得國際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入中國;把日軍趕出了中國西南大門,揭開了正面戰場對日反攻的序幕;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日軍,為盟軍收復全緬甸創造了有利條件。從中國軍隊入緬作戰起,中緬印大戰歷時三年零三個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筆。
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這是一段不該被忘記的歷史,一群應該被我們牢記的中國軍人,他們是民族的英雄。翻開這一段塵封的記憶,讓我們追憶往事、珍惜和平。同樣,英雄也應得到尊重和關懷。白骨早已化為泥土,為了這份快被忘卻的紀念,讓我們守候在電視機前,重溫那段日子,那段歲月。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