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歷史人物  > 正文

    抗日名將——黃杰

    日期:2012-07-04 10:23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作者: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黃杰,字達云,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湖南省長沙縣人,1903年11月2日生于長沙縣樃梨鄉一個耕讀之家。早年就讀長沙岳云中學、湖南省立第一中學。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后編在學生第三隊。同年11月畢業后,任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偵察隊中尉排長、偵察隊隊長等職。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時,黃杰正在廬山軍官訓練團受訓,并擔任隊長。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后,黃杰升任陸軍第八軍軍長兼稅警總團長,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1939年9月調任成都中央軍校教育處處長,1940年5月又調任桂林中央軍校第6分校主任,負責軍事教育工作。

      1943年4月,出任第11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6軍軍長,率部進駐滇西。1944年4月,所部編入中國遠征軍戰斗序列,參加滇西反攻戰役。同年9月,宋希濂因誤報克服龍陵,被撤職調到重慶陸軍大學將官班受訓后,黃杰接任第11集團軍總司令,指揮4個軍11個師。11月初,攻占龍陵,中旬攻占芒市,12月初克復遮放,翌年1月中旬攻克畹町,消滅了侵入滇西的日軍。旋越過國境,進入緬甸,繼續追擊日軍,并于1945年1月27日與中國駐印軍及盟軍美軍在芒友勝利會師。

      黃杰指揮的11集團軍這次反攻滇西緬北戰役,經8個月浴血奮戰,以傷亡4.8萬多人的代價,擊敗日本侵略軍56師團,打通了中國到緬甸、印度的國際交通線,對爭取同盟國對中國抗戰的物資援助起了重要作用。因指揮對日作戰有功,美國政府授予其"自由勛章";國民政府授予其"云麾勛章"。1945年3月,中美盟軍準備向日軍發起總反攻,成立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他出任第1方面軍副司令官兼中印公路東段警備副司令,參與指揮了對日反攻作戰??谷諔馉巹倮?,出任國民黨中央訓練團教育長兼軍官訓練團教育長。從1948年7月起身兼長沙綏靖公署中將副主任、第3訓練處處長、國防部中將次長、陸軍第5編練司令官等職務。

      1953年5月23日,黃杰回到臺灣以后被擢升臺北衛戍司令部司令,并被授予陸軍二級上將。并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連續擔任“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衛司令、“總統府參軍長”。1954年7月調任“陸軍總司令兼臺灣防衛總司令”。1957年7月,改任“臺灣總統府參軍長”。1958年8月任“臺灣警備總司令”。1960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1962年12月調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任職6年多,頗多實用建樹:開辟修建南橫、曾文水庫、澎湖跨海大橋,頗受贊譽。1969年任臺灣“國防部長”。1972年辭去現職,被聘任為臺灣“總統府戰略顧問”。自1962年起,連任國民黨中央常委。1996年黃杰將軍病逝于臺灣,終年93歲。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