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歷史人物  > 正文

    抗日名將——潘裕昆

    日期:2012-07-04 10:22 來源:中國黃埔軍校網 作者: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潘裕昆,字孔希,湖南瀏陽人,生于1906年8月4日。

      少年時代,潘裕昆聰明過人,常與同輩議論國事,指點江山;少長,即奔赴南粵,投筆從戎。

      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就讀于黃埔軍校四期步兵科,與林彪同窗,后參加北伐戰爭。

      一·二八上海事變后,潘部轉戰江淮,抗擊日寇入侵。潘將軍在戰斗中英勇善戰,不懼犧牲,身先士卒,沖鋒陷陣,屢建戰功,表現出大無畏的民族氣節,其多次負傷,身有多處彈痕傷疤。

      1944年,中國遠征軍再次征緬,展開滇西緬北大反攻,聯合美、英軍隊共同作戰,潘部轉戰數月,參加了著名的密支那爭奪戰,密支那街區巷戰中,潘裕昆招募“決戰敢死隊”,予頑敵以重創,取得密支那戰役大捷后,三月與英軍會師喬梅,1945年1月新1軍與中國駐印軍和盟軍會師芒友,使南亞戰場發生根本性轉折,為此潘將軍榮獲美國總統羅斯福所頒贈的美國自由勛章,其他所獲勛章:
      1945年因緬北密支那戰役獲四等寶鼎勛章、美國立功勛章、美方銀星勛章;
      1946年獲英方巴斯榮譽勛章;
      1946年獲“民國三十四年國慶”敘勛忠勤勛章;
      1946年獲敘勛協勝利勛章。

      1945年日軍投降后,潘將軍率部進入香港九龍區域參加了日軍在香港的投降儀式,這應該是中國軍隊在鴉片戰爭后第一次踏上香港故土。(有一說法是97回歸才是)

      1946年,潘將軍北調,次年接替孫立人將軍升任新1軍中將軍長。

      1948年,潘將軍及新1軍加入廖耀湘將軍的作戰兵團,在黑山、大虎山地區與中共東北野戰軍展開遼西會戰,后突圍回湖南家鄉。

      潘將軍因極厭國共內戰,后避居香港,三十余年一直關注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曾參與安排衛立煌將軍回國等統戰活動。歷史將永遠記載潘裕昆將軍對中華民族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9年潘將軍避居香港后,與其他44位國民黨軍政要員通電反蔣擁護新中國。

      1982年潘將軍病逝,中共中央統戰部發唁電贊揚潘將軍”有功于國家,有功于人民”。潘將軍現葬于家鄉瀏陽,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為潘將軍樹墓碑,中國人民解放軍王震將軍親自為潘將軍墓碑題字。

      2005年,香港大公報特別采訪了潘裕昆將軍女婿晏偉權先生,香港各界對遠征軍抗日事實作了公正和全面的宣傳和介紹。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