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黃埔軍校同學會  >  事件親歷  > 正文

    葉佩高:血戰滇西的遠征軍急先鋒

    日期:2012-06-26 16:03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符王潤 邵長春 許環峰

    字號:  [小]  [中]  [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滇西大反攻葉佩高率部強渡怒江。

      第198師師長葉佩高將軍在高黎貢山前線指揮作戰。

      云南保山的198師攻克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

      文/符王潤 邵長春 許環峰

      1942年初,當日寇刺刀從滇緬斜刺里插過來,切斷盟軍運輸線、威逼陪都重慶的危急關頭,中國遠征軍應運而生。10萬中國將士跨出國門浴血抗戰,躍然史冊。這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

      在中國遠征軍隊伍當中,有不少海南籍官兵浴血奮戰的身影,文昌籍將領、國民革命軍第198師師長葉佩高與第200師副師長鄭庭笈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今年是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70周年,海南周刊推出紀念專題,重拾戰場記憶,銘記那些不能遺忘的,為國家民族浴血奮戰于異國的英勇面孔。

      高黎貢山,是西藏唐古拉山脈伯舒拉山的南延部分。太多的遠征軍戰士在這里拋灑熱血,為了祖國,以壯烈的方式將自己鮮活的生命化為山上山下遍地的尸骨。

      據說,高黎貢山血戰之后,每年夏季雷電交加、大雨傾盆之時,山里便會發出“殺—殺—”的吼聲,夾雜著轟轟的槍炮聲。對于這個奇怪的現象,曾有科研人員專門實地調查過,得出結論是來自磁場的作用。但筆者卻以為,這或許是大自然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記錄下那場戰役的慘烈和悲壯。

      近70年前發生在滇西的血戰,似乎與千里之外的海南島關系不大,如今,世事滄桑,斗轉星移,世上已鮮有人知曉,當年在這場戰役中起著重要作用的那位將軍———葉佩高,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海南文昌人。

      遠征急先鋒

      1944年的5月11日凌晨,國民革命軍第198師師長葉佩高率軍抵達怒江河畔的栗柴渡口,望著湍急的河水,葉佩高果斷下令三軍立即渡河,沒有時間架橋,他們只能憑借美軍的橡皮艇強行渡過怒江。當葉佩高踏上怒江西岸時,他成為了中國遠征軍歷史上第一位渡過怒江的中國將軍。

      時間回到1943年底,整個二戰的格局開始轉變。為配合中國駐印軍在緬北的反攻戰,國民政府集中二十萬精兵,重組遠征軍。1944年,這支重新整合的遠征軍赴滇西作戰,開始了中國在正面戰場的戰略大反攻。

      其中,以衛立煌將軍為司令官的20集團軍任攻擊軍,攻略目標直指怒江以西的高黎貢山,南、北齋公房及騰沖方面之敵。該集團軍指揮的54軍以其下屬的198師為右第一線,強渡怒江攻擊灰坡、冷水溝、北齋公房、馬面官等之敵。

      海南省作協主席孔見曾經對這位從海南文昌鋪前走出來的將軍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他告訴記者,1922年,17歲的葉佩高離開家鄉文昌,帶著微薄的盤纏奔赴昆明跟隨族兄葉劍雄在云南講武堂學習。1928年,葉佩高成為陸軍大學第九期學員。1933年,葉佩高擔任第11師少將參謀長,憑借淵博的軍事學識和卓越的指揮才能,葉佩高晉升很快,1937年,34歲的葉佩高改任第11師33旅少將旅長。同年5月,他被正式授予陸軍少將軍銜??谷諔馉幹?,他帶領的33旅在淞滬大戰中表現出色,并因此于1938年升任11師副師長。而后,其親率11師在武漢會戰中立下汗馬功勞。是年11月,葉佩高代理師長職務,并于1939年成為11師中將師長。

      然而,讓葉佩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他會以一種黯然的方式離開這支自己曾經精心培養的部隊。由于他不是黃埔嫡系出身,再加上副師長胡璉的挑撥排擠,1940年,葉佩高被迫離開了11師。

      同年,與葉佩高交往甚密的黃維走馬上任擔當54軍軍長,在黃維的力邀下,葉佩高擔任了54軍參謀長的職務。之后,葉佩高調往198師擔任師長。

      命運的安排似乎總是有其特別的用意。若不是當年葉佩高被迫離開11師,他也許不會擔任198師師長,那么也就無法在中國遠征軍歷史上書寫下如此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新聞

    天下黃埔二維碼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