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20日電(岳瑞芳王曉潔)70年前的4月20日,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戰場以不足一團的兵力擊潰日軍33師團,創造了輝煌的“仁安羌大捷”;70年后的今天,“紀念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七十周年座談會”在位于北京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參戰老兵、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緬懷英烈。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為協助英國在緬作戰并保衛中國西南的交通命脈,從1942年到1945年,中國十萬遠征軍先后進入緬甸,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中與日軍浴血奮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大無畏的民族精神,為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戰史研究專家、抗戰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彭訓厚認為,遠征軍入緬抗日的壯舉,不僅弘揚了中國人民的國際合作精神、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聲望,在中華民族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王在希也表示,中國遠征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兩岸應攜起手來、共同對這段歷史開展深入研究。
中國遠征軍老兵代表尤廣才、專程從臺灣趕來的退役將軍張鑄勛、率領遠征軍創造“仁安羌大捷”的團長劉放吾之子劉偉民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劉偉民此次還特地帶來了父親珍藏多年的“戰利品”——當年在仁安羌戰場虜獲的日本軍旗。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