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0y"></li><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tt id="yyy0y"></tt>
    <li id="yyy0y"><tt id="yyy0y"></tt></li>
    <tt id="yyy0y"><rt id="yyy0y"></rt></tt>
    <li id="yyy0y"></li>
  • <li id="yyy0y"></li>
  • 黃埔軍校同學會

    深入報道

    黃埔百年:以黃埔精神為旗反“獨”促統,振興中華

    日期:2024-06-24 16:39:00 來源:海峽導報 作者:
    字號:【小】【中】【大】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6月16日,黃埔軍校迎來創辦一百周年紀念。

      作為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所新型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走過百年歷史云煙,書寫下兩岸中國人的共同歷史記憶,其鑄就的“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在當下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一百年前,在中華民族危亡關頭,為結束軍閥混戰、統一中國,孫中山先生同中國共產黨人一道,合力創建黃埔軍校,建立革命軍隊。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演講中,孫中山指出,開辦軍?!蔼氁粺o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皬团d中華、統一中國”的共同追求,成為國共兩黨創建黃埔軍校的底層邏輯。

      一百年來,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育了眾多優秀的軍事人才。從軍校走出的大批師生在東征、北伐和抗日戰場上浴血奮戰、抵御外辱、捍衛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尊嚴,踐行了“救國濟民”的革命誓詞和“愛國家,愛百姓,不要錢,不要命”的革命信條,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使之成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在時代背景下的重要體現。

      可以說,黃埔軍校的百年發展承載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和精神認同,是寶貴的歷史和精神財富。始終將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黃埔精神,更與中華民族“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精神一脈相承,賡續不絕。

      正如臺灣黃埔軍校同學后代聯誼會會長丘智賢所指出的,百年黃埔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是兩岸中國人共享的光榮資產,雖然兩岸關系陷入低潮,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依然是兩岸黃埔同學及黃埔后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1949年后,黃埔軍校遷往臺灣,并沿用“陸軍軍官學?!钡男C?,于1950年10月復校,成立第24期學生總隊(接續大陸最后一期第23期),成為臺灣地區陸軍軍官的重要培訓學校。從軍史、軍魂的角度而言,臺灣地區武裝源于百年前的黃埔血脈和黃埔精神,一脈相承,無法分割。

      但值得憂慮的是,過去8年,作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當局出于“臺獨”的政治目的和選舉需要,對長期支持藍營的臺軍人員不尊重、不信任、不重視,指責他們是“米蟲”,污蔑他們出賣情報,并刻意制造社會對立和仇恨,削減他們的退休待遇。

      蔡英文在任期間,對黃埔精神唯恐避之不及,僅2016年參加過1次黃埔校慶,其后都選擇性地遺忘。為了“去中國化”的需要,民進黨當局更妄圖以1949年為界,將黃埔的校史進行切割,混淆臺軍的國家、民族認同,隔斷兩岸之間的歷史連接。

      賴清德上任之后,“臺獨”立場更為激進、冒險,大肆鼓吹所謂兩岸“互不隸屬”,加緊以武謀“獨”和軍事戰備,并任命頑固“臺獨”分子顧立雄為防衛部門負責人,以推動軍中“轉型正義”為名洗滌軍心,大搞軍營內的“去中國化”,要將黃埔子弟發展為“天然獨”以為“臺獨”服務,這形同否定傳承百年的黃埔精神,是推動建立“臺獨”武裝的危險步驟。

      6月16日,賴清德在臺灣參加相關校慶儀式時,再次鼓吹“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及“住民自決”等分裂言論,并聲言不能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充分暴露出“臺獨”本質及引戰引亂者的丑惡嘴臉,以武拒統,敵意對抗的心態一展無遺。

      民進黨當局出于一黨之私,進行政治操弄,刻意制造兩岸危機,倚美謀“獨”,以武拒統的做法,不僅與黃埔精神背道而馳,更是對島內主流民意的背叛,引起島內諸多人士的憂慮與反對。

      臺灣《觀察》雜志發行人紀欣就指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無論是臺灣老一輩退役將領還是臺灣年輕軍人,都不希望打仗,尤其是中國人不該打中國人,當然希望兩岸關系能和平穩定發展?!?/p>

      而正是基于“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和對國家統一的追求及對中華民族利益的維護,眾多臺軍退役將領已成為島內反“獨”促統的堅定力量。

      目前島內統派的精神領袖,曾任臺陸軍官校校長、臺軍“總政戰部主任”、“退輔會主委”等要職,已104歲高齡的臺“陸軍二級退役上將”許歷農曾指出,“黃埔建軍目的在追求國家統一,迄今未完成,但最后統一的目標絕不放棄”。101歲時,許歷農就曾公開表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會給臺灣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彼啻伪硎?,“余生唯一愿望,就是希望早日看到國家統一?!?/p>

      去年,黃埔第24期生,曾任臺“陸軍總司令”的陳廷寵二級上將公開反對“臺獨”。他直言,“我大中華民族的子孫,以五千年光榮歷史傳統文化自豪。我是中國人,是驕傲的象征”?!埃ㄅ_灣地區)軍隊是不為‘臺獨’而戰的。我是黃埔人,陸軍官校絕不是‘臺灣’的軍校。反對‘臺獨’,朝向21世紀中華民族振興的道路去邁進,這才是真正的黃埔傳人?!?/strong>

      不久前,黃埔軍校畢業生,臺“海軍陸戰隊”退役上將季麟連,在島內舉辦的一場紀念活動中更高呼“驅逐‘臺獨’,復興中華”。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評價說,這“充分展現了島內黃埔人對‘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的傳承堅守,對祖國統一、振興中華的執著追求”。

      作為黃埔一期畢業生,黃埔軍校同學會首任會長徐向前元帥,在談到如何發揚黃埔精神時曾指出,“中山先生說過:‘統一是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幸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strong>國家要統一,是人心所向、民族意愿,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strong>

      他呼吁黃埔校友要“切記中山先生教導,發揚黃埔精神,攜手合作,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貢獻余力?!?/strong>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在黃埔百年之際,回望歷史,展望未來,我們更需要以“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為旗幟,堅定反“獨”促統,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共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相關新聞

    九九精品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