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黃埔軍校校史研究專家陳宇訪談錄(續一)
記者:黃埔軍校在籌備過程遇到的困難和所做的艱辛開拓工作都有哪些?
陳宇:在中國近代歷史上,黃埔軍校是一座新型軍校。它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后由政黨組建的新式軍校,也是在孫中山先生領導下國共兩黨合作創辦的第一所軍校。那時,正值國民革命政府初創時期,各政黨、派系之間的明爭暗斗特別嚴重,軍事、政治斗爭錯綜復雜,由此也可想象經濟狀況異常艱難。這些困難,在黃埔軍?;I建之初就顯露出來,幾乎陷軍?;I備工作于夭折。但是,軍校創辦工作在孫中山的領導和共產黨人的積極合作下,終于成功完成了軍校從籌備到開學的艱辛開拓工作。
?。?)軍?;I備處從居無定所到安營扎寨
辦軍校,除師資力量等條件外,選擇和確定校址是頭等大事,尤其是軍校不同于一般學校,對校園地點和規模都有著特殊的要求。當初,校址雖然擬定在廣州市東郊的黃埔島,但開始籌建黃埔軍校時的辦公地點,卻并不在黃埔島。那時,黃埔島上雖然有幾處房屋,但因年久失修,已是敗瓦頹垣,且由于遠離市區,水陸交通皆艱難,不便到島上辦公。
1924年1月,黃埔軍?;I備處在開始工作后的近半個月里,根本沒有固定地方可安置辦公室。孫中山只好把乘坐的“大南洋”號船??吭诮?,作為臨時軍?;I備處的辦公地點?!按竽涎蟆碧柎系膶O中山和國民政府要員為籌備軍校殫精竭慮,徹夜不眠,招集教官及招生章程等許多文件都是在這艘大船上擬定并首先發出的。
軍?;I備處漂泊于珠江上“大南洋”號船上,籌備處的工作人員在船上船下地忙碌。隨著招生工作的迅速進展,在船上接待外地來的師生已經顯得很不方便,必須在陸地上設置地址相對固定的軍?;I備處。后在多方努力下,在廣州市區南堤2號(今沿江中路239號對面)尋找到一座西歐古羅馬圓柱式小樓房,年租金200元白銀。這座古建筑,矗立于珠江岸邊,南瞰滔滔江水,后臨八旗二馬路,全樓高約15米,是一幢3間3層、后進2層的西式樓房,建筑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當時,這里是市區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賭館、妓院比比皆是,幾家著名的百貨公司大樓林立于附近。
2月6日,黃埔軍?;I備處由“大南洋”號船開始遷移南堤2號古樓。2月8日,在此正式開展籌建軍校的工作?;I備處啟用軍?;I備委員會的名義,從此不斷出現在廣州的報刊上。
軍?;I備委員會登岸入住南堤2號古樓后,在門前掛起了籌備委員會辦事處的名匾,張貼出了第1期招生公告,公開打起了創建軍校的旗幟。南堤2號古樓最早卷動了黃埔軍校的歷史風云,自黃埔軍?;I備委員會駐節這里開始,黃埔軍校駐省辦事處、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黃埔軍校同學會都曾在這里辦公。因此,這里又被稱作是黃埔軍校的祖宗之圣地。
南堤2號古樓2樓中間會議室的會議,在廣州早春的和風中一個接著一個地開,晚間樓內燈火通明。在籌備會開張初期,會議由蔣介石主持,后由廖仲愷代行其責。參加會議的除大元帥府任命的原大本營高級參謀王伯齡、原粵軍第8師師長兼西江善后督辦李濟深、原粵軍西江講武堂總教練林振雄以及俞飛鵬、宋榮昌、張家瑞6名正式委員外,還有經王伯齡剛從粵軍第6旅邀請來的原參謀長葉劍英、粵軍驍將鄧演達以及營長嚴重、原保定軍校炮兵隊長錢大鈞、建國粵軍軍部參議劉峙、原東路討賊軍總部副官顧祝同等。會議的內容,主要是決定有關軍校開辦事宜,實施各項創校工作的進行。
這一時期,由籌委會委員長主席討論決議的各種工作繁多,初步安排的主要工作有8項:訂定校章,修理校舍,任免教職員,招考學員,審查員生資格,決定第1期學員教練計劃,決定全校員生須加入本黨,決定服裝、教材書籍之樣式種類及購置辦法。在籌備軍校體制過程中,初定設立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5個部,由各籌備委員暫行分工主管。先期各級辦事人員則從各軍軍事學校在職人員中選拔,經嚴格挑選后再通過考試擇優錄用。并規定全校員生必須加入國民黨。
黃埔軍校以造就革命軍干部為目的,所以籌備處先期特別注意各級官長的人選,以作為學員的楷模?;I委會規定,凡是由各方舉薦的人員,先填寫履歷表,再經過詳細考察,然后任用。3月24日,軍校在廣州市文明路高等師范學校內舉行下級干部考試,對各方舉薦人員嚴格考察。各學員隊分隊長、副分隊長則從廣東警衛軍講武堂和西江講武堂畢業生中挑選?;I委會負責人在對下級干部考試中講話,贊揚他們來校為黨犧牲的決心,要求本校教職員必須明了黨紀、軍紀及自己的地位和責任。建?;I備工作至4月1日基本結束。
籌備處自2月8日到南堤2號古樓辦公,至5月9日本校開課,軍校辦事機構在黃埔島正式開張,南堤籌委會改為軍校駐省辦事處?;I委會在南堤歷時3個多月,共開籌備會議32次。這一時期,蔣介石在籌委會僅工作了很短的時間,許多重大事情是廖仲愷負責籌劃的。
?。?)校長的難產和難纏的校長
籌備軍校的各項工作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自然也就涉及到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這就是關于校長的人選。本來軍校校長是由孫中山本人兼任的,但是他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等原因,不適宜做具體的校務工作,于是最初決定讓程潛擔任校長一職,而以蔣介石、李濟深為副校長。誰知蔣介石不愿在程潛之下,對孫中山的這一安排大為不滿。本來原由孫中山任校長,蔣介石無話可說,但當孫中山透露出不兼任校長之職時,蔣介石則對校長一職志在必得,他耍起了政客的慣用手段。
1924年2月21日,蔣介石未經孫中山和廖仲愷的同意,就宣布軍校不辦了,并擅自發給教職員離職津貼,企圖解散籌委會。他寫了一份辭職書,說“籌備處已移交廖仲愷先生代為交卸”,便不辭而別。孫中山與廖仲愷對蔣介石的行為十分不滿。廖仲愷當即對籌委會的工作人員說:“辦黃埔是黨要辦的,而且一定要辦成?!薄笆Y介石不要辦,或因此辦不成,蔣先生要開罪于全黨”。
蔣介石辭去軍?;I備委員長職務后,擅自離開廣州,跑到上海消極對抗。他給廖仲愷的信中托詞說明他為什么要離廣州回上海的原因:一是對孫中山的政績不滿,二是對廖仲愷的財政不滿,三是對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不信任。另一方面,蔣介石又委托張靜江找孫中山說情,明言他想當這個校長。
孫中山在蔣介石的辭職書上批復:“務須任勞任怨,百折不回,從窮苦中去奮斗,故不準辭職?!睘榱瞬挥绊戃娦;I備工作的進程,2月23日,孫中山立即任命廖仲愷兼理籌委會委員長之職,同時邀請鄧演達、葉劍英等一道辦理招生建校工作。廖仲愷忠心耿耿,積極進行籌備工作,同時竭力催促蔣介石回廣州復職。孫中山后又電催蔣介石回粵復職,責問:“辭呈未準,何得拂然而行?”廖仲愷也電催蔣介石南歸,責令“毋負遠來考者,以損黨譽”。3月14日,蔣介石復函廖仲愷,表示不相信國共始終合作。對蔣介石的如此要挾,孫中山和廖仲愷仍是苦口婆心地勸說,3月16日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孫總理勉勵同志文》,再次闡述聯俄、聯共的必要性。
為切實作好招生工作,孫中山指示軍?;I備委員會成立入學試驗委員會,仍公布以蔣介石為委員長,王柏齡、鄧演達、彭素民、嚴重、錢大鈞、胡樹森、張家瑞、宋榮昌、簡作楨等9人為委員,經孫中山批準于3月21日成立。因當時蔣介石離職,指定李濟深為代理委員長。
軍?;I備工作日益繁忙,蔣介石卻逍遙地由上海返回了浙江奉化老家。這一期間,廖仲愷連日電催蔣介石南歸,3月26日詢問:“歸否?俾得自決?!北硎咀髯詈笸ㄖ?。3月30日蔣介石致電廖仲愷,借口懷疑軍校經費不足,表示對軍校失去信心。廖仲愷復電表示,經費不乏,盡可安心辦學,惟請即來。然而,蔣介石未達目的,哪肯罷休,仍以種種理由不歸,暗中也在四處探聽孫中山對校長一職的安排。為了革命大業,孫中山委曲求全,又特派許崇智專程到奉化勸說蔣介石回校,并說明如果蔣介石再不回廣州,軍校之責就只好另請別人了。4月21日,蔣介石在感到再拖下去恐怕兇多吉少的情況下,這才重返廣州。
蔣介石不顧大局,鬧個人意見,孫中山欲想換人,但權衡之下又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于是想出了一個妥協而又明智的巧妙辦法:決定讓出校長一職給蔣介石,另設軍??偫硪宦氂勺约河H任,仍位駕于校長之上,并設校黨代表由廖仲愷擔任,以制約校長。5月2日,簽署了“特任蔣中正為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的任命;5月9日,簽署了“特派廖仲愷為駐陸軍軍官學校中國國民黨代表”的任命。
蔣介石如愿以償地當上了黃埔軍校校長,這是由多種因素組合造成的歷史必然。首先是國民黨內缺乏軍事人才,其次是蔣介石先期要求出使蘇俄,造成了先入為主、舍其無人的態勢,從而迫使孫中山最終做出了這一決定。
?。?)軍校師生幾乎斷炊,廖仲愷四處奔波籌措經費
經費問題是軍?;I建時期遇到的大問題。
當時的廣東還沒有統一,新建立的廣東革命政府有其名無其實,尤其在財政上還沒有建立自己的家底。廣東雖然是一個很富庶的省份,可就是在這樣的省份,軍?;I備費的開支卻得不到保證。那時,廣東革命政府地處廣州一隅,陳炯明殘部盤踞惠州,鄧本殷軍閥霸占南路,廣州地區則有滇桂軍閥掣肘。這些軍閥橫征暴斂還截留稅款,廣東革命政府財政收入有限,經濟十分困難。經費沒有來源,黃埔軍校的籌建和運作總是捉襟見肘,籌款難以為繼,甚至連工作人員的一日三餐伙食都不能保障。
廖仲愷作為大元帥府的財政部長,受孫中山的委托,一直參與軍校的籌備工作并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多方為軍?;I措經費。廖仲愷雖然身兼黨政要職,是國民黨的絕對核心人物,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從黃埔軍校開始籌備,他就極力運籌。在蔣介石不辭而別離開廣州后,廖仲愷只好代理黃埔軍?;I備委員會委員長。
在校務籌備會上,廖仲愷向全體人員提出要求,他說:“創辦本黨軍官學校,近日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獲一致通過。這次大會,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各項政策。中國革命的高潮已經來到了,軍官學校的籌辦,將是涌于潮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浪花。在這次會議結束時,已經提請兩黨同志回去后在全國各地為本校招生。我們一定要把那些優秀的、忠實于本黨主義的人才集合到本黨的旗幟下?,F在,這里各項籌備工作要抓緊,加快落實。南堤2號,現已經成了全國關注的中心,諸位一定要不辱使命”。
廖仲愷是著名的革命家,正氣凜然,可是為了解決軍校開辦經費,提供師生們衣食住行所需款項,不能斷炊,他只好與滇桂軍閥周旋,蒙受委屈,常常不得不以極大耐心同控制了廣東財政收入的西南軍閥交涉。經常求助于當地軍閥,甚至常常要在夜里到滇系軍閥楊希閔的鴉片床前耐心做工作,等他簽字,然后才能夠從他們霸占的稅收中得到一點撥款,領到解決師生吃飯問題的款項,連夜送到軍校。
有一天,廖仲愷忙到凌晨4點才回家,夫人何香凝不免有些意見。廖仲愷含淚說:“我晚上在楊希閔家,等他抽完大煙才拿到這幾千元,不然黃埔師生再過兩天便無米食了!”堂堂國民黨大員就為了黃埔軍校真的是忍辱負重,連尊嚴都放棄了。如果款項不夠,廖仲愷還拿出自家積蓄,實在不行了甚至四處借貸。但只要軍校經費告急,他卻總是說:“經費由我負責,你們一心搞好學習和訓練就行了”。
蔣介石在未正式下達校長命令前,回到廣州后對籌委會的工作有意見,他在籌措辦校經費上質問廖仲愷:軍校費用“是否另有指定?”廖仲愷為使蔣放心,對他說:“軍???,弟不問支出,兄亦不問來源”。
廖仲愷之于黃埔,一如黃埔之于其學子。廖仲愷在大會上對黃埔第1期學員講,這幾天大家能夠開飯,是何香凝把自己的首飾拿去抵押,才能在東堤糧店買到數百擔大米。何香凝的一顆鉆石戒指值數萬元,所以抵押后能買數百擔大米。張治中在《黃埔精神與國民革命》一文中,記載說:“當初我們在那小島上面第1期學生500多人,都是各省各地的熱血青年,然而可憐得很……我們的教育器材是不夠的,武器彈藥是不夠的,馬是沒有的。這還不講,就是一天三餐的伙食,還是有了早上不知道晚上,有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我們常常聽到廖先生同我們講起籌款時種種困難的時候,他幾乎落下淚來。他曉得本校明天的伙食沒有了,今天就會四出奔跑設法,一直到下午八九點鐘,還沒有得到一個錢的時候,他只好跑到軍閥的公館里面去”。
為了培養革命軍隊的骨干,廖仲愷經常到軍校親自任課、講演。他語重心長地向學員們講述進軍校學習不是為了做官的道理,說:“大家要曉得為什么進這個學校,并不是為做官,為拿指揮刀才來進這個學校。如果為國家出力,或者做官也是有的。不然,若專為做官而來當本校的學員,縱使畢業出去,當了一個司令、軍長,難道就算革命成功了么?穿了一身軍裝。拿了一把指揮刀,就算革命成功了么?要是革命不成功的時候,我認為就是有穿有吃也是糟?!绷沃賽鹣壬粌H是這樣教育學員,而且他自己就是這樣身體力行的。他身居高位,不擺架子,為辦好軍校,不辭勞苦,做了許多工作。
廖仲愷扶持軍校的苦心,使師生深為感動,譽稱他為“黃埔慈母”。張治中在《黃埔精神與國民革命》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記述:“大家沒有飯吃的時候,就由他去籌劃,所以我們想到當時的這種情形,廖仲愷先生真是‘黃埔的慈母’?!蓖瑫r參與軍?;I備工作的葉劍英后來就此事評價說:“當時真正懂得中山先生建軍思想的是廖仲愷先生,而不是蔣介石?!保?956年11月10日《文匯報》)
記者:當時報考黃埔軍校的條件是什么?黃埔軍校第一期的招生和錄取情況怎樣?
陳宇:南堤2號門前自掛出了黃埔軍?;I備處的牌子后,門里門外開始忙碌起來,人群絡繹不絕。與此同時,市內的大街小巷也貼出了黃埔軍校的第一個《招生簡章》。
?。?)名額分配、報考條件和招生工作
關于黃埔軍校第一期的招生和生源,軍?;I委會決定在全國19個省進行招考。1924年2月10日,擬定招生名額為324人。分配各省區招考學員名額:直隸、山東、山西、陜西、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14省每省12人,計168人;東三省、熱河、察哈爾計50人;湘、粵、滇、豫、桂軍5個軍各15人,計75人;國民黨先烈家屬20人;留有9個人的名額作為機動。另招備取生30人至50人。
關于考生要求,軍?;I委會最初擬定的簡章,要求學生必須“明白主義”,學歷上要求中學或相當于中學畢業,而身體則要“強健”、無眼病、無肺病和性病??荚囈P試口試,考的內容是作文、政治和數學。
黃埔軍校招生雖說是全國性的,但實行起來困難很大。在國民黨有一定影響的幾個省份和地區,可以在《民國日報》上登幾則啟事。但在軍閥盤踞的多數省份,卻不能公開招生,甚至有的省份的軍閥竟下令學生不得出省一步。那時的國民黨組織松散,對全國招生如何進行無能為力。眼看著各地報考工作要落空,孫中山焦急萬分,廖仲愷急忙找到中共總書記陳獨秀。陳獨秀召集在國民黨中任職的中共黨員譚平山和中共廣東區委書記陳延年,決定以中共中央和共青團中央名義向各地組織發電,沖破軍閥障礙、挑選優秀分子赴廣州應試。
黃埔軍校招生消息傳出后,各地有志青年報考十分踴躍。因為各地軍閥并不支持甚至反對這樣一個新生軍事學校,招考的第1期學員采用秘密招生方式。為了保證學員政治質量,每一名學員錄取時要有兩名擔保人。當時除在廣州可以公開進行外,其余各省因都在軍閥統治下,不能在這些地區公開招生,因之委托出席國民黨“一大”的各省代表回原籍后代為秘密物色選拔考生來校應考。
由于當時國民黨在許多地方還沒有建立組織,因此,非常重視培訓革命軍事干部工作的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的招生工作中起了突出的作用。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時期,中共黨組織可以保送初試。在黃埔軍校招生期間,各地黨組織積極動員和選送符合條件的共產黨員、青年團員和革命青年報考。3月,共青團廣州地委發出第7號報告,稱將在廣州創辦軍官學校,擬派三、四名同志赴考,預備在將來參加軍人運動。共產黨人何叔衡在湖南長沙負責辦理軍校第1期秘密招生事宜,介紹趙自選、陳作為和郭一予等持函到上海見毛澤東。當時,毛澤東、惲代英負責上海的招生工作。
時年31歲的毛澤東,精力過人,膽大心細,他傾全力幫助黃埔軍校招收各地英才。查閱《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第一至第四隊詳細調查表》,可見在學員親筆填寫的“入校介紹人”一欄中,有5名湖南學員的入校介紹人中都有毛澤東的名字,這5人是:新田縣的蔣先云,耒陽縣的伍文生和李漢藩,衡山縣的趙楠,醴陵縣的張際春(非后來的解放軍第2野戰軍副政委張際春,兩人同名同姓同鄉,考入黃埔軍校第1期的張際春畢業后曾任國民革命軍團長,在蘇聯學習兩年回國后到上海中央軍委工作,曾擔任上??偣m察隊副總指揮,1933年病逝)。1924年3月,由毛澤東出面在軍閥孫傳芳的眼皮底下,在上海秘密組織了一個黃埔軍校分考場。所謂分考場是指整個長江流域各省份的考生先到這里集中,經過篩選,再赴廣州參加總考。毛澤東在這里給許多人發放了路費和證明,送他們登上南下的火車和輪船,多年后這些熱血青年還記得,在送別的時刻,毛澤東都會說一句“讓我們相約在廣州”,都記得毛澤東在碼頭上那清瘦的身影和真誠的祝愿。
?。?)各地優秀青年云集廣州參加考試
軍校的入學考試是嚴格的,標準要求也很高。
報考者一般要經過3關,第一步是各省區的初試,第二步是大地區范圍內的復試,第三步是軍校的總考試?;境绦蚴?,全國19個省區分別先進行招生初試,初試合格后再介紹到上海、重慶等地復試,如當時毛澤東即在上海負責初試工作,初試合格后再送到廣州參加總考試。軍隊也是如此,東路軍總部及其所轄各部隊之下的軍官數十人報考軍校,東路軍總部為慎重起見,先在本部預考,合格者再送軍校復試。從總體上看,報考青年的文化水準也比較高,約有1/3是中學或??茖W校畢業生。報考人數至3月27日已達1200余人,超過計劃招生人數3倍多。
在報考軍校的過程中,也避免不了有魚目混珠者。有些人把報考軍校作為追名逐利的捷徑,想通過不正當辦法進入軍校。為保證學員質量,軍校試驗委員會于4月7日在廣州《民國日報》刊登公開啟事,謝絕各方推薦函件,鄭重聲明堅決按考試成績,擇優錄取新生。
徐向前投考黃埔軍校的第一步是他在《新青年》看到了《招生簡章》。這個因為在學堂上大講雪恥救國故事而被迫辭職的小學教師,從此立下宏愿,要到黃埔軍校去做一番救國救民的大事業。他悄悄約上幾個同鄉白龍亭、孔昭林、趙榮忠、郭樹棫等,從山西來到上海,在環龍路一號進行了初考,在被錄取后,又從上海直奔廣州。
出身書香門第的杜聿明和他的要好同學閻揆要、關麟徵、張耀明等,也是從《新青年》雜志上得知黃埔軍校招生的,便從陜西匆匆趕來。然而,考期已過,多虧了陜西同鄉、同盟會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舉薦,才獲準補考。否則,在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方陣里就會少一位閻揆要中將;在后來的長城抗戰中,國民革命軍里也就少了一位關麟徵師長,昆侖關大戰則會少了一位杜聿明軍長。
陳賡、宋希濂等報考黃埔軍校,則是屬于現代職場中的“跳槽”行為。他們原先報考的是大元帥府軍政部部長程潛主辦的“湘軍講武學?!?,被錄取后于1924年1月到廣州入校學習。3月,當黃埔軍校招生的布告貼出后,陳賡、宋希濂等在沿珠江長堤散步時看到了招生簡章,真是喜出望外,他們一面仔細地研讀,一面在心中琢磨:“革命青年不應分散力量,甚或為私欲者所利用,而應集中黃埔訓練?!保愘s《我的自傳》,見《陳賡日記》,第229頁)他們當即議定:退出講武學校,報考黃埔。陳賡、宋希濂在入學考試后被順利錄取。他們的這一行動,也帶動了原講武學校的其他學員如左權等堅決要求轉學到黃埔軍校,由此有了半年后的集體大“跳槽”,原講武學校停辦,卻為黃埔軍校平增了150多名學員。
在這第1期考生中,以后成為著名將領的胡宗南則是哭進黃埔軍校的。胡出生于浙東寧波鎮海陳華埔朱家塘村一戶小藥店主之家,聰慧好學,讀小學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畢業,讀中學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中學畢業后,因家庭經濟窘迫,他失去了繼續深造的機會,被迫回到孝豐縣立高等小學堂擔任國文、歷史、地理教員。除教書外,他把大多數時間用來閱讀古代史學名著,了解天下大事。1921年暑假,他游歷了北京、天津、山海關等地,隨后他便斷言10年后,中日必然發生戰爭,恰好1931年發生了“九·一八”事變。憑他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他在黃埔軍校讀書時被公認為“預言家”。
廣東黃埔軍校在上海秘密招生時,胡宗南決心報名投考。黃埔軍校在華南國民黨控制地區是公開招生的,但是在北洋政府控制的地區只能由國民黨和共產黨在地下秘密主持進行。先是在上海初試,合格者再去廣東復試。上海初試的主考官是毛澤東。胡宗南十分容易地通過了初試,然后發給路費。學員們分期分批被秘密送往廣東。
廣東的復試特別嚴格,首先是資格審查,按黃埔軍?!墩猩喺隆返?條第1項規定,投考者“年齡18歲以上,25歲以內”,而胡宗南當時已經是29歲,根本就不符合條件,但可以在報名冊上做一下手腳。接下來便是按照黃埔軍?!墩猩喺隆返?條的規定,進行身高、肺量、視力、聽力、體重等項的檢查,軍??荚囄瘑T會把身高放在了體檢的第一位。
考官先讓考生排成一隊,這一下胡宗南的身高弱勢十分明顯地暴露了出來,在長長的隊伍里,他這個不足1.60米的個子差不多比別人矮了一頭還多,身體又較弱??脊佼敿窗押鷱年犖槔锢顺鰜?,并且毫不客氣地說:“你根本不是當兵的材料?!边@也就是說,胡宗南被取消了考試資格。
這一結果對胡宗南簡直是致命的打擊。他看著教官那張嚴肅的臉,沒有一點通融的余地,再想到自己有家不可回,上海的生意又欠債累累,就放聲大哭起來。舉目無親,找不出一個朋友或熟悉的人來幫忙,他真的是已步入人生的絕境了。
哭了一會兒后,胡宗南猛然間站了起來,他真是火冒三丈,慷慨陳詞,責問把他拎出來的教官:“憑什么不讓我參加國民革命?革命是每個年輕人的義務!個子矮怎么了?拿破侖的個子也不高,不一樣馳騁疆場???偫韺O中山先生的個子也只有1.68米,校黨代表廖仲愷先生更矮嘛!國民革命怎能以相貌取人呢?”那個教官見狀驚得目瞪口呆,可胡宗南的嗓門越來越大,他大喊了起來:“孫中山先生的主張為什么得不到實現,就是因為你們這些人讓許多熱血青年報國無門!”考場上這么大的動靜,驚動了正在另外一個房間里的廖仲愷。
廖仲愷出門一看,就樂了,他對著胡宗南也大聲喊道:“這位同學,我批準你參加考試?!苯又D身回到房間內,寫了一張字條交給胡宗南。字條上書:“國民革命,急需大批人才。只要成績好,身體健康,個子矮一點也是應該錄取的?!睉{著廖仲愷的字條,胡宗南被特許參加了接下來的文化考試。整一個月后,黃埔一期學員入學考試發榜,胡宗南被列在備取生一欄中。那時的廖仲愷當然不會想到,這個姓胡的小個子后來成了肩扛3顆金星的上將。
?。?)黃埔第一期學生的錄取和開學
1924年3月27日,黃埔軍校以廣東大學、廣東高等師范學校為試場,舉行第1期新生入學考試。第一門考作文,題目是要求考生論述中國貧弱的原因和挽救之良策。還有數學、歷史、地理等科目的考試。各地投考的學員共1200余人,3天試畢,因考生學識較佳者頗多,故酌量多取。4月28日發榜,經嚴格考試,第1期共錄取正取生350人(還有說360人或372人),備取生120人(還有說117人或100余人)。在第1期錄取生中,約有共產黨員近60人,占學員總數的1/8。
當時負責籌建軍校和招生工作的張申府回憶說:第一次國共合作后,孫中山在蘇聯、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著手籌建黃埔軍校。軍校完全是按照蘇聯紅軍的原則和制度建立起來的。孫中山請來幾名蘇聯教官作為軍事顧問參加軍校的籌建工作,他們中間有人講英語、德語,由我給校長蔣介石當翻譯。那時我一面在廣東大學教書,一面參加籌建黃埔軍校工作,具體負責第1期學員的報名、入學考試和錄取工作,并負責安排課程表。不久后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軍校招生簡章在報上登出之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報名學員十分踴躍。初試合格的各地學員需要到廣州再通過復試才能最后被錄取。第1期學員的試題,是我同幾位蘇聯顧問事先商定的??荚嚪止P試和口試兩種,我主要負責學員的口試,同時還兼管筆試監考和閱卷工作。錄取揭榜時,共產黨員蔣先云名列第一。
5月5日和7日,經過考試選拔的400多名第1期學員正式入校上課。編為4個隊接受新兵訓練。正取生編為第1、第2、第3隊,備取生編為第4隊,分別以呂夢熊、茅延楨、金佛莊、李偉章為各隊隊長(其中茅、金是共產黨員)。
孫中山在這時急于抓軍隊,急需辦軍校培養人才,來廣州報考軍校的又多是熱血青年,所以,能錄取的盡量錄取。這第一期來報名的青年以南方人居多,從北方來的青年較少。為此,軍校在招生中特別注意招收來自北方的青年,從山西來的徐向前等10多名考生,還有從陜西來的閻揆要、關麟徵、張耀明、杜聿明等10多名考生在于右任的保薦下,都被錄取了。
招收的黃埔軍校第1期學生,于1924年5月入學,陸續到黃埔長洲島入校報到。島上的原舊軍校校址因年久失修,荒草遍地,軍校組織力量進行大掃除,維修校舍,披荊斬棘,除穢去污,使這片從前的蛇鼠聚眾的廢墟,“一變而為躍馬談兵之地”。
第1期學生,學期規定半年,均為步兵科,組成學員總隊。鄧演達為學員總隊長,后嚴重接任。初期為4個隊共470人,11月底畢業,及格者456人。后由湘軍講武學堂合并到軍校的158人及四川送來的21人編成的第6隊學員也歸入第1期,因此這期畢業生實際為635人。
這期畢業生除部分留軍校外,大多數分配到新成立的教導團,其余派往海軍、空軍、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軍等任軍事教官或從事政治工作。在這期學員中,有入學考試和畢業考試都考第1名的蔣先云,還有后來成為共和國元帥之一的徐向前,在北伐中終以舍生忘死取義實踐了“誓以我血澆灌革命之花”誓言的曹淵,還有胡宗南、宋希濂、杜聿明等國民黨方面的著名將領??偟母爬▉砜?,第1期學員有以下特點:一是當時軍校不公開招生,學員來自冀、魯、晉、豫、陜、甘、江、浙、皖、贛、鄂、湘、川、閩、粵、桂、滇、黔、吉、黑、蒙21個省,除新疆、西藏等外,其余各省差不多都有人參加,最多的是湖南197人,廣東108人;二是學員年齡相差懸殊,最小的譚煜麟僅16歲,最大的丁虎39歲;三是學員文化程度不平衡,從小學到大學都有;四是出身復雜,有軍官、學生、工人、農民等,但家庭富有者很少。
第1期學生為黃埔軍校開啟了輝煌的第一頁,黃埔軍校從此走向歷史大舞臺。
相關新聞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