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6月16日,我國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干部的學?!爸袊鴩顸h陸軍軍官學?!背闪?因校址在廣州黃埔,人們習慣稱為“黃埔軍?!?。(新華社記者李曉建攝)
戰史今日6月16日:黃埔軍校成立
黃埔軍校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國第一所新型軍事干部學校,名為“陸軍軍官學?!?。1924年6月16日軍校在廣州開學,因校址設在黃埔長洲島,故通稱“黃埔軍?!?。
黃埔軍校誕生于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軍校創辦后,國共兩黨都選派重要干部到校任職。孫中山先生親自兼任??偫?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國民黨黨代表,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熊雄先后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
軍校以孫中山提出的“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采取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針,為國共兩黨培養、造就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在國民黨方面,黃埔師生被授予上將軍銜的有近40人。在共產黨方面,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中有5人出自黃埔、十名大將中黃埔出身的占了3位、1955年授銜的57名上將中有黃埔師生9人。
黃埔軍校作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歷史見證,在中國現代史和軍事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國共兩黨的黃埔師生在平定商團叛亂和東征、北伐戰爭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所向披靡,立下了不朽的功勛??谷諔馉幈l后,黃埔師生再度攜手,并肩作戰,無役不從,為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黃埔軍校在廣州創辦后,歷經南京、成都時期,共開辦了23期。蔣介石敗退臺灣后在高雄鳳山恢復開辦“陸軍軍官學?!?。
黃埔軍校舊址
黃埔軍校如同一塊“磁石”,吸引著包括眾多共產黨人在內的熱血青年、有識之士,齊聚在革命的旗幟下
初夏的珠江,一涇汪洋,水云連天。輪渡緩緩開動,從東郊碼頭駛向廣州東南方向的黃埔區長洲島。83年前的6月16日,孫中山先生就是沿著這條航道,乘坐“江固”號軍艦登上長洲島,宣布這所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幫助下創辦的“陸軍軍官學?!闭介_學。
上得長洲島,在軍校路的盡頭,記者一行久久駐足于那座歐陸式門樓前。尖頂之下,“陸軍軍官學?!绷鶄€大字在斑駁的木匾校牌上依然清晰。幾十年過去了,這座軍校曾數易其名,惟有因地而名的通稱——“黃埔軍?!彼淖?在今日中國依舊婦孺皆知;而這座著名的門樓,也成為大多數中國人記憶中的永恒景致。
初次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中國共產黨,對于黃埔軍校的創建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早在黃埔軍校醞釀和籌備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已介入其間。1921年,中國共產黨促成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與孫中山在桂林會談,建議創辦革命軍官學校。1923年,中國共產黨幫助“孫逸仙博士代表團”赴蘇聯考察,以俄為師,學習創辦軍校的經驗。1924年,中國共產黨幫助黃埔軍?;I委會招收學生;張申府、茅延楨、金佛莊、周恩來等許多中共黨員相繼來到黃埔軍校擔任教職員,成為踏足黃埔的首批紅色教官。
在國家動蕩、民族衰微、民生凋敝的年代,黃埔軍校仿佛一塊磁石,吸引著全國各地胸懷大志的革命青年。黃埔軍校建校之初,中共中央即發出通告,指示各地黨組織“迅速多送”符合條件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以及革命青年報考黃埔軍校。在國共合作的旗幟下,一大批優秀共產黨員抱著挽救國家危亡的理想奔向黃埔。據專家考證,在黃埔前6期工作、學習過的中共黨員有近千人,對黃埔軍校的創建和各項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時,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黨員人數并不多。短短兩三年,有近千名中共黨員云集于黃埔,說明中國共產黨已經開始思索軍事問題,重視軍事工作。這是一個不尋常的起點。
《解放軍報》(2007年06月12日 10版)
史海尋蹤①
毛澤東曾為黃埔軍校上??紖^的主考官
1924年4月28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錄取考試放榜,正取學員350名,其中的第一名為湖南籍考生、后來被稱作“黃埔奇才”的共產黨員蔣先云。而蔣先云報考黃埔軍校的介紹人,正是毛澤東。
蔣先云填寫的調查表,其中寫明他是由毛澤東等介紹投考黃埔軍校的國民黨“一大”結束后,毛澤東就不遺余力地投入到黃埔軍校的初創工作中,與惲代英一起秘密負責上??紖^的招生工作。這從一個側面表明,黃埔軍校的創建,亦有著我軍的締造者——毛澤東的一份特殊功勞。
史海尋蹤②
黃埔一期生中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至少有60多人
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的第一個黨組織,是在中共廣東區委軍事委員會書記、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領導下的黃埔直屬支部。發展黨員,壯大組織,是中共黃埔直屬支部的重要任務。據《周士第回憶錄》等可靠史料記載和專家辨認,共有60多人在進入軍校以后被吸收為中共黨員,占黃埔一期生的十分之一以上。在他們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徐向前、周士第、左權、蔡升熙等人的名字。
黃埔軍校如同一張“草圖”,其中的精彩之筆,為我黨日后獨立領導武裝力量、創建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
穿過大門,迎面就是黃埔軍校舊址的核心建筑——校本部。這是一座嶺南風格的祠堂式磚木樓房,青磚素瓦,雕窗坡頂,三路四進,回廊相通。樓房上下二層,但舉架甚高,廊道寬闊,騎著戰馬可從樓下穿堂而過,故又稱“走馬樓”。當年,黃埔軍校的各大部門、課室和宿舍均設在這個院落里。
走馬樓西側首層第一進的門牌上,寫著“政治部”三個大字。創建之初,黃埔軍校效法蘇俄,設立了政治部,但機構和制度都不健全。自從1924年11月周恩來擔任黃埔軍校第3任政治部主任以后,政治部機構逐步得以健全,政治工作制度逐漸得以完善,政治工作煥發出勃勃生機。
政治工作,是黃埔軍校與一切舊軍事學校的分水嶺。繼周恩來之后,熊雄等多位共產黨人先后主持政治部工作,蕭楚女、惲代英、聶榮臻等共產黨人先后來到軍校任政治教官。周恩來任職期間主持制定的《政治部服務細則》、《本校政治部政治指導員條例》等規章制度得到了推廣落實,包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蘇俄研究、社會主義運動、軍隊中政治工作在內的20多門政治課目陸續走進了學員課堂。
黃埔軍校蓬勃開展的政治工作,將強烈的政治信念化為戰斗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鍛造出一批為政治理想而戰的軍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黃埔軍校以俄為師,首次建立了黨代表制度,在革命軍中全面推廣,從軍到連,各級都設立了黨代表,不少共產黨員被安排到重要崗位上。后來,毛澤東在總結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工作經驗時說:“那時軍隊設立了黨代表和政治部,這種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的,靠了這種制度使軍隊一新其面目。1927年的紅軍以至今日的八路軍,是繼承了這種制度而加以發展的?!倍@種制度在中國的實行正是從黃埔軍校開始的,它為后來人民軍隊的政治工作和軍校的政治教育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此外,黃埔軍校還有著學科與術科急用先學、注重實戰錘煉,以及嚴格軍紀軍法、注重軍民關系等軍事教育特點,形成的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軍事教育方針,不僅鑄就了黃埔軍人格外出眾的軍政素質,更成為治軍治學的光輝典范,對以后革命軍隊和軍校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中國共產黨創建紅軍后,即借鑒黃埔軍校的經驗,創辦了教導隊和一些隨營學校,毛澤東更是明確提出向黃埔學習,把抗日紅軍大學辦成共產黨的“紅埔”。
史海尋蹤③
時年26歲的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首倡“黃埔特別講演”
周恩來出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后推出多項政治教育創舉,首倡“特別講演”即是其中之一。
當時黃埔軍校每逢周二、周五晚上七時起,被稱為大花廳的禮堂里總是人頭攢動、座無虛席。那個時代的諸多風云人物,紛紛被政治部請來為黃埔師生做“特別講演”,比如:彭湃講廣東農民運動,何香凝講廖仲愷革命事略,魯迅講文學與革命之關系,毛澤東、劉少奇、張太雷、鄧中夏、蘇兆征、吳玉章等,也在這里留下他們的身影,他們的思想、主張在這里得到傳播。
相關新聞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